2017年延安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
【答案】(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①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国家继续完成被战争中断的现代化、工业化事业,重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新路。
b.20世纪20-40年代的苏联,整个社会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多民族组成的党和国家也始终保持着统一。
总体上看,苏联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化,消灭了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阶级,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增强了实力。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
②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1-1945年,苏联用四年时间和盟国一起共同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在国际上,苏联联合美、英、中等国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 在国内,宣传动员并且组织军民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法西斯军队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打击,终获全胜。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场决定人类走向进步还是倒退的殊死搏斗。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作为世界两大强国之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随着红军在欧洲、亚洲的推进,在东欧、东亚出现了十多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随即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缺少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法治,人权。
①政治方面:
a. 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b.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c.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d. 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②经济方面:
a. 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
b. 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c. 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d. 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
e.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思想文化方面:
a. 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
b. 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
c. 公共舆论一律。
(3)重大弊病
政治上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专权,经济上管理过死,总体效益差,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对外关系搞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由于既存体制被理想化,固定化,这种弊病后来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克服,由此也就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即体制过于僵化,缺乏自我调整能力。
2.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包括哪些要点? 其现实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1)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五个战略要点
①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战争可能避免;
自新科技革命第三次浪潮以来,世界局势和世界面貌已经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的重点己经转向发展高新技术; 第二,战后核武器的出西现,加强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并不断升级,直至两国各自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把世界摧毁几次; 第三,各国已经认识到,应该通过谈判达成协议,逐步裁减军备,以减少世界战争的可能性; 第四,20世纪80年以来,世界保卫和平运动有很大的发展。这些变化大大减小了世界性战争发生的可能性。
②和平与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已经越来越明显,世界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它之所以能够避免,主要有赖于世界人民奋起斗争,促使超级大国裁减核武器,停止军备竞赛。小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结合时代与国情的特点,独立探索本国如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通往社会主义之路。
③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传统战略观念认为,世界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期的突进过程。可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它仍然还有相当强的生命力,世界无产阶级是难以一举推翻它的。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实现,资本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增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待总结经验,从产业结构、阶级结构新变动的实际出发,重新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积累社会主义的因素。世界社会主义完全取代世界资本主义,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渐进的过程,主要是和平发展的。
④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当科学社会主义尚未实现之时,主要依靠其科学理论的逻辑力量来动员群众为改变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当科学社会主义已经开始实现并变成实际之时,主要依靠时间的榜样来说服群众,使群众确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这就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义上支援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必要时还应该尽可能给予人力上、物力上和财力上的院中。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极点应该是各国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及其政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探索、努力奋斗。
⑤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这是决定世界社会主义命运的头等大事。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就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从那时以来,这两类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大体形成过三种状态,即热战对抗、冷战对峙与和平共处。历史经验证明:
a. 资本主义国家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尖锐的形式、最凶残的手段是武装入侵,用反革命暴力摧毁社会主义制度;
b. 帝国主义在常规战争未能取胜之后,甚至妄图用核战争来摧毁社会主义国家,即由“热战”进而升级为“核战”;
c. 在资本主义国家热战和核战的战略均未能得逞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可能被迫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甚至进行某些合作; 但是由于它们颠覆和摧毁社会主义国家的野心不死,因此不会心甘情愿地长期和平共处,而是虎视眺眺,剑拔弩张,时常制造事端,不断发生摩擦,伺机挑起热战甚至核战。
(2)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五个战略要点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
①在各类国家社会主义的实现都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再上升到理论高度,应该更新传统观念,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②传统观念把社会主义看做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经过过渡时期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容易产生急于求成、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且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错误。实践证明,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需要更长的过渡时期、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当前把社会主义看做是独立的社会形态有重大的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我们集中全力在社会主义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我们在当代世界推行上述国际战略,促进构建和谐世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