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之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交网络
【答案】社交网络也称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讲,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和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社会网络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质量,微博发生作用的机制,即嵌套性,就是基于节点(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链接。
2. “付费墙”
【答案】“付费墙”(PayWalls ),即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它是在传统报业的衰落下,许多新闻提供商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建立付费墙的目的就在于将不订阅报纸的潜在读者挡在墙外,并且产生了质量更高的网上收益和更高的每千次点击(CPM )费率。自2009年5月12日默多克宣布对报纸网站停止“免费午餐”以来,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包括《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先后宣称都将设立“付费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在所有面向手机平台的读报软件中,英国的《卫报》是第一家实施收费的。该报在iPhone 和ipodtouch 的读报软件下载已超过10万次。自2009年12月14日起《卫报》开始向iPhone 手机用户推出收费订报服务,每月收费2.39英镑。
3. 普鲁沃斯特报团
【答案】普鲁沃斯特报团是一战后,由法国工商企业收购报纸而形成的四大报团之一。创始人普鲁沃斯特是纺织业大王,1917年涉足报业,购得《家园》杂志,1924年买下《巴黎午报》,1930年购买《巴黎晚报》和《不妥协报》,1938年买下期刊《竟赛画报》。接手《巴黎晚报》后,他聘请了一批出色的报人,将该报变成每日发行的新闻画报。内容侧重于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和富有人情味的报道,政治新闻则充满了乐观主义色彩; 版面格式日臻完善,图文并茂,擅长妙用标题。《巴黎晚报》的成功震动了整个法国新闻界,它使午后报纸第一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4. 美联社
【答案】美联社是美国联合通讯社的简称,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1892年成立于芝加哥,前身为1848年墨西哥战争期间,纽约市6家大报组建的“港口新闻联合社”。
其后经过不断合并、改组,规模逐渐扩大。1900年总社迁至纽约。最初稿件只供给本社成员报纸,1945年以后开始向非成员报纸和电台供稿。主要业务是提供新闻、图片、图表、特稿、金融股票行情、经济信息服务; 另有音像服务、为电视台电台提供口播新闻和电视节目。1998年收购了ABC 的环球电视网,合并在原有的美联电视新闻网,成为路透社电视新闻社惟一的竞争对手。
5. 第四媒体
【答案】第四媒体是指因特网,即将它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大众传播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形式。它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具备海量信息、传播迅速、信息检索、超越时空限制、交互性及小众性等优势。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因特网被正式承认为“第四媒体,’o
6. 新闻框架
【答案】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新闻框架”(newsframe )的学术概念。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
二、简答题
7. 简述文字产生及运用的意义。
【答案】文字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最早的文字传播指的是手写传播。它是传播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1)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远距离传播和长久的保存成为可能。文字能保存大事或协议的记录供以后使用,人们可以储存一部分经验而不用费尽脑筋去铭记。文字的发明大大加速了人在想要改变生活方式时就予以改变的能力。(2)文字应用的意义还在于:①它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②它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久远。③它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除了社会成员的人际交流、公共交流外,还出现了专职的传播者或职业。
8. 简答印度电视所受到几方面的挑战。
【答案】20世纪80年代加快了发展步伐,增加发射台和转播台,积极推行卫星广播计划,先后发射了1A , 1B , 1C , 1D 等通信卫星,完成了卫星电视对全国的覆盖。1995年还开办了国际频
道,通过亚洲一号卫星覆盖36个国家。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印度电视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1)80年代后期以来家庭用卫星接收装置越来越普及,外来电视的影响正在扩大
一些外国电视台的节目,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NN )、香港卫视台、英国广播公司世界电视台、亚洲广播网、亚洲电视网等利用卫星直播手段进入印度,受众数量逐年增加。对此印度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加以控制,1995年的有线电视法案规定,任何加密频道的节目都必须经过印度有关当局审查,国外电视公司的播出受到严格制约。
(2)印度国内有线电视也对印度广播公司形成挑战
它们靠转播国外节目夺取观众,其最强劲的对手恐怕要数印度Zee 多媒体公司了。该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有线一卫星电视企业,拥有九个有线电视频道和1860万户有线与卫星电视用户,Zee 电视网的观众超过了10万户家庭,而印度电视台只有3.5万户家庭。Zee 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增长了48,卫视台增长了20,而印度电视台从1997年到1998年只增长了15%
9. 试论路透社经久不衰的原因。
【答案】(1)路透社于1851年由英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1915年路透第二自杀,该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10月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事业。
(2)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3)路透社的针对报纸需求,提供大量迅速准确、价格低廉的新闻。针对大众化报纸信息需求量大的特点,路透开始采集和发布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新闻。就连一向保守自负的《泰晤士报》后来也成为它的订户。
(4)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常常以时效性强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路透社的声誉和影响。
10.简述欧美的对外广播事业。
【答案】(1)欧洲的对外广播事业
欧洲的对外广播事业以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为代表。它使用40多种语言,每天累计播音100多小时,覆盖亚洲、非洲、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各种语言节目内容包括新闻、时事、特写、评论、专访等。
(2)美国的对外广播事业
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对外广播中,美国的对外广播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对外广播最重要的是“美国之音”电台。它成立于1942年2月24日,当时主要是从事战争宣传。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进行反共宣传。以后逐渐将重点转为闻明美国政府的政策,宣传美国社会和美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