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 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大枣。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生姜。 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
患者,男,12岁,近半年反复发作饥饿时腹痛和夜间腹痛,有时泛酸、腹胀,其父有相同病史。可能的诊断是() 胆囊炎。 肠道寄生虫。 胰腺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寒”,其病机是()。 血液不足,血脉不畅。 阳虚有寒,四肢不温。 血虚寒凝,气血不畅。 气虚生寒,血脉不畅。 气滞血瘀,血脉不畅。
患儿,3岁。发热2天来诊。T37.6℃,流涕,咳嗽,不欲进食,便稀。查体见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溃疡,手足散在斑丘疹,偶见疱疹,疹色红润,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略腻,脉浮数。其治法是()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辛凉宣透,泻火解毒。 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清热凉营,解毒化湿。
8个月小儿,患支气管肺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20天,体温下降,病情好转。近2天再次发热,呕吐,腹泻,大便4~6次/日,呈暗绿色水样便,有黏液,腥臭味,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球及革兰阳性球菌。最可能的诊断是() 真菌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
成书于宋代的本草专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