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 下列行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或者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是()。
15岁的李某因追求刺激放火烧毁居民区房屋,造成大量财物被毁。王某对犯罪分子抢劫其公文包的行为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的。刘某因紧急避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17岁的白某因一时冲动将同学梁某杀害的。
问题:
[多选] 下列选项中必须适用缓刑的有()。
甲(17周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乙(18周岁)盗窃同学的笔记本电脑,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丙(军人)在战时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如果适用缓刑没有现实危险。丁(76周岁)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
问题:
[多选] 我国《刑法》对诬告陷害罪的量刑规定如下: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王某犯诬告陷害罪,造成严重后果,但王某犯罪时只有17周岁,法院对王某的量刑,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判处王某有期徒刑2年。判处王某有期徒刑4年。判处王某拘役4个月。判处王某管制1年。
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毒品犯罪说法不正确的是()。
走私毒品罪的犯罪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自然人。非法持有毒品、走私毒品都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构成犯罪。甲的孩子1岁,经常晚上吵闹,为了止哭,甲就在其喝的牛奶中加入了平时自己吸食的毒品制液,甲的行为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甲抢夺毒品,因毒品不受法律保护,甲不构成抢夺罪。
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二人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未遂)。甲深夜潜入某银行储蓄所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未遂)。甲意图杀害乙,经过跟踪,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某日,甲准备了凶器,来到乙必经的路口等候。在乙经过的时间快要到时,甲因口渴到旁边的小卖部买饮料。待甲返回时,乙因提前下班已经过了路口。甲等了一阵儿不见乙经过,就准备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因凶器暴露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甲意图陷害乙,遂捏造了乙受贿10万元并与他人通奸的所谓事实,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检察院反贪局。检察机关经初查发现根本不存在受贿事实,对乙未追究刑事责任。甲欲使乙受到刑事追究的意图未能得逞。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未遂)。
准备犯罪工具。调查被害人行踪。在犯罪场所守候被害人到来。商议犯罪的实行计划。
问题:
[多选] 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至检查站,检查人员发现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二人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属于()。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甲为了杀害仇人乙,趁乙毫无防备之际将乙推下山崖。3个小时后,甲下山时回家,发现滚下山崖的乙流血不止,情状惨烈,就出于同情将其送回家。医生经过治疗,乙在3个月后康复出院。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而周某负轻伤。丙携刀去仇人家中寻仇,半路上,丙思来想去放弃了犯罪,返回家中,事后得知,当时仇人一家外出旅游了。丁在旅馆内偷得同室李某的存物牌,欲冒领李某所存物品,后遇李某正在寻存物牌,丁恐事情败露遂说自己刚捡到一个存物牌,随即从口袋取出交给李某。
问题:
[多选] 李某因在某电信公司非法窃取大量手机用户资料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李某如果在拘役期间参加劳动,应当发给报酬。对李某可以适用缓刑的规定。对李某可以适用减刑的规定。对李某可以适用假释的规定。
问题:
[多选] 下列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重伤。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