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专业科目)题库>刑事犯罪侦查刑法题库

问题:

[单选] 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未足额缴纳的,人民法院在对这类犯罪分子宣告缓刑时,可以根据情况,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间()。

从事证券交易。从事高消费活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使用信用卡。

问题:

[单选] 甲因虐待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期2年执行。2年执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考验期第8个月时犯有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当()处理。

仅以故意伤害罪处罚。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对甲所犯的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对故意伤害罪作出判决,再将判处的刑罚与因虐待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问题:

[单选]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实行数罪并罚。

先减后并。数法定刑相加。先并后减。新罪法定刑减去假释已过的考验期。

问题:

[单选] 某甲是某厂车间电器设备维修工。某日在其值班期间发现电气设备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由于对车间主任扣发自己工资不满,故意不予维修,结果引起火灾,造成严重损失。某甲所持的心态是()。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问题:

[单选] 15岁的中学生刘某,因迷恋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厅老板赵某的唆使下,闯入附近一居民家中行窃。刘某见该居民家中只有12岁的女儿一人在家,遂起歹念,予以强奸,后逃离。对刘某、赵某的处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刘某不应负刑事责任。赵某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可以从重处罚。对赵某免予刑事责任。对刘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问题:

[单选] 下列行为成立犯罪中止的是()。

甲放火之后,在独立燃烧之前,喊了一声:“救火啊!”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大火后被群众扑灭。乙对仇人王某猛砍10刀后离开现场。1小时后,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后王某因伤势过重死亡。丙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将一块巨石搬上铁轨,但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丙由于害怕被处罚,于是又将石头搬开。丁一直想杀害胡某,某日向胡某的食物里投放了毒药,胡某食用之后痛苦万分,丁见状顿生悔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在医生的救治下,胡某没有死亡,但是终生残疾。

问题:

[单选] 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乙基于报复社会的意图实施放火,见火势起来后又害怕,然后找来群众一起把火扑灭。乙不是犯罪中止。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但王某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问题:

[单选] 李某与孙某共谋杀害丁,当日李某突然腹痛未赶至丁家,孙某一人杀死了丁。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

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犯罪未遂。

问题:

[单选] 下列关于放火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既可以直接使对象燃烧,也可以通过媒介物使对象燃烧。行为人实施一个故意放火行为,造成他人死亡、重伤、财产损失等多种结果的,应数罪并罚。行为人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后为了销毁罪证而放火,应实行数罪并罚。放火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故意。

问题:

[单选] 负责维修车间电气设备的电工甲,在当班期间发现电气设备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因分房问题才和领导吵架,心怀不满,故意不予维修,以致引起火灾,损失重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的行为构成放火罪。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甲的行为构成失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