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专业科目)题库>刑侦民警执法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免除。从轻。减轻。从重。

问题:

[多选] 犯罪未遂具有如下特征()。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问题:

[多选]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某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后逃离现场,由于发现及时,火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问题:

[多选] 下列行为中,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问题:

[多选] 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甲在盗窃一老人的3000元钱后于第二天又将所盗窃3000元返还被害人家。。乙在入户盗窃时被主人发现当场抓获送交公安机关。丙总对人说自己会画外币能够以假乱真,但一直也没有什么具体行动。。丁欲下毒杀死丙,在丙中毒后悔,就把丙及时送入医院,经过抢救丙脱离危险。。

问题:

[多选] 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甲在盗窃某单位的枪支时,突然听到一阵电铃声,以为是自己触发了警报系统而逃走。乙为了报复而欲杀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实施投毒杀人行为。。丁在抢劫时发现被害人是其小学教师后逃走。。辛某在抢劫时被巡逻的民警当场擒获。

问题:

[多选] 甲欲杀死仇人乙,遂持枪将仇人乙挟持到一僻静丛林中去,在5米外对准乙的头部连开两枪,因枪法不准,未中。下列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若乙害怕跪地求饶,甲看乙可怜,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放过了乙。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若乙害怕跪地求饶,甲看乙可怜,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放过了乙。事后查明,甲手枪内的子弹均为不能击发的臭弹。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若甲自幼迷信,自思两枪未中,乙必有神助,害怕继续开枪会遭到神的报应,放过了乙。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若此时,恰好一辆消防车从丛林外面鸣笛经过,甲误以为是公安局的警车,怀疑自己的罪行已被发现,慌乱中弃乙而逃。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处于犯罪过程中。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问题:

[多选] 下列与犯罪故意和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甲一开始不知道现住自己家的张三是罪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杀人犯后仍然加以隐藏的,可以构成窝藏罪。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100万元。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不构成高利转贷罪。丙发现李四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项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借用”李四的公款50万元购买毒品,丙属于挪用公款罪共犯。丁(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时,丁接受了王五提供的财物,丁构成受贿罪。

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撕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