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思想政治题库>学科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六代(iPhone6),我只能去买六袋苹果。”这启示政府要()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③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问题:

[单选] 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是()①货多不值钱——商品供给越多价格就越低②优质优价——使用价值越大商品价格越高③看广告也看疗效——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④效率即生命——个别劳动生产率影响收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问题:

[单选] “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以微博为营销平台,向听众(粉丝)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这启示企业应()①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的②关注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准确定位③以微博为平台,加快产业调整步伐④诚信经营,注重信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问题:

[单选] “什么都可以谈判,只有价值观不能谈判。”这是马云收购“雅虎中国”时的核心原则。因为,一家公司一旦扩张到500人以上,仅仅靠管理很难继续成长,必须借助统一的价值观聚集人心。由此可见()

A.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B.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对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C.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加持久。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问题:

[单选] 《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问题:

[单选]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问题:

[单选] 沉淀,是一种阅历的凝聚,是一种深厚的底蕴。伴随沉淀的有汗水与努力、幸福与快乐、真情与苦楚、付出与给予„„所有这些,沉淀将一点不落地还给每一个人,慢慢渗透至你的身体,从你的气质中展现出来。这蕴含的哲理有()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矛盾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量的积累可以促进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问题:

[单选] 农夫的老驴子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深坑。农夫不忍心看着它痛苦而死,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闷死。老驴镇静了下来,每次土打到背上,它就用力抖掉,然后踏着土块,往上走一步。不管土块打在背上有多疼痛,那只老驴子就是不让自己放弃。活着的信念让它充满力量,终于安全地回到地上。《困驴》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要重视量的积累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决定作用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问题:

[单选] 下列能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诗句是()①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问题:

[单选] 甲国某企业产品出口到乙国,2013年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1小时,其价值为100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5。2014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在1小时中创造的价值总量为96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6。若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25%。降低了20%。提高了20%。降低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