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时的搭载物中有10克泥土。这10克泥土中有1克来自台湾,象征国家的和平统一;9克来自郑和的家乡。根据相关史实可知其寓意可能是()
A.向世界表明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B.要重振郑和时代的海上雄风。C.纪念郑和为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D.表明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问题:
[单选] 20世纪80年代末,钱其琛指出:“在当今世界上,我们一方面看到西欧、日本和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区域政治与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看到美国和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遭到削弱。”这说明()
A.美国和苏联不再是超级大国。B.多极化的发展削弱美苏的国际地位。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多极世界的形成。
问题:
[单选] 有学者提出,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指()
A.宋元的商品经济。B.资本主义的萌芽。C.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货币经济。D.农村中产生的雇佣关系。
问题:
[单选] 根据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记载,1545年至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为137000吨,流向中国的数量为60000吨。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鼓励对外商品贸易。B.中国在传统贸易中具有优势。C.中国对白银的需求量大。D.白银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介。
问题:
[单选] “自16至19世纪的300年中西交往中,最显著的事实是,西方人希求东方的物质,西方人在技术上的优势使它能够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单一的经济之前,在大多数工业技艺方面比较先进的还是东方。”该时间段中西方交往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
A.新航路的开辟。B.明清政府鼓励对外贸易。C.世界市场的形成。D.西方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问题:
[单选]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③“都到了啥年代了,您老还不会用手机,那怎么行!”④秋菊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只好掐一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拼成菜疙瘩。由所学知识可知,日记记录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问题:
[单选]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对外开放。B.思想解放。C.文明碰撞。D.政府提倡。
问题:
[单选] “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首先没有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B.西方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减轻。C.殖民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异常艰难。D.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统治政策。
问题:
[单选] 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问题:
[单选] 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思想。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A.文化背景的差异。B.民族精神的差异。C.时代背景的差异。D.民主和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