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问题:

[单选]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

问题:

[单选]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A.消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B.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C.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问题:

[单选]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旧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B.新中国之初打破资本主义阵营。C.新中国游离于世界外交舞台之外。D.新时期外交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发展。

问题:

[单选] 古希腊人相信:“惟法律是将众人结合为一的最基本纽带,故而无法满足于行使单纯的专断权威。”“彼时整个文明都服从法律的统治„„现代世界兴起于旧世界的废墟之上,却依然紧密联系着古代城邦的法律概念。”(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这表明古希腊()

A.法律是紧密联系各城邦的基本纽带。B.奠基了人类宪政文明的历史进程。C.城邦法律因专断而导致了文明毁灭。D.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立法的蓝本。

问题:

[单选] 伏尔泰说:“商业已使英国的公民富裕起来了,而且还帮助他们获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转过来扩张了商业;国家的威望就从这些方面形成扩大了。商业渐渐地造成了海军的力量,从而英国人也就成为海上的霸王。”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商业的发展使英国文明、强盛。B.殖民掠夺使英国人获得了精神自由。C.公民平等促成了英国海军的强大。D.公民自由是建设强大国家的必然条件。

问题:

[单选] 亚当·斯密说:“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他论证的是()

A.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B.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C.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D.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

问题:

[单选] 美国学者小福尔索姆认为:“历史学家们都赞扬(罗斯福)新政是处于衰退的国家迫切需要的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把美国人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巨额的军火支出,印证了凯恩斯的那句:政府支出能够保障繁荣。”据此推断,作者认为()

A.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B.政府支出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C.二战是大萧条结束的真正原因。D.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

问题:

[单选]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据此可知,该学者()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问题:

[单选]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