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B.程朱理学的创立。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问题:

[单选]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问题:

[单选] 东晋雕塑家戴逵(326~396),銍县(今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下列对这一时期绘画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士大夫画家总结出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B.《夫妇宴饮图》堪称此时期工笔重彩画的杰作。C.顾恺之主张画人物,注重表现人的气质。D.《洛神赋图》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问题:

[单选]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问题:

[单选] 1912年9月袁世凯颁布《整饬伦常令》强调:“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唯愿全国人民恪守礼法,共济时难。“1914年9月袁世凯举行盛大祭孔典礼。康有为同时也宣称:“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对这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袁世凯企图通过尊孔达到顺利复辟帝制的目的。B.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完全一致。C.康有为意图借助孔子来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D.袁世凯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坚决捍卫者。

问题:

[单选] 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问题:

[单选] “角色——有偿家教,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政府的民主政治”,符合上述说法的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孔子。D.墨子。

问题:

[单选] 卢梭在《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问题:

[单选] 2009年中国媒体评出了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排在首位的是英国人牛顿(右图)。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科学家逸事,莫过于牛顿“苹果的故事”;最广为人知的科学家名言,是牛顿的“贝壳”。下列关于牛顿的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发现。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C.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D.人们根据牛顿运动三定律发现海王星,表明了科学的预见力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

问题:

[单选]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西风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