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题库>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动脉瘤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

观察和药物治疗。动脉瘤栓塞术。动脉瘤切除及血管重建术。切线切除及动脉修补术。人造补片动脉瘤包裹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头晕乏力,3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180×109/L,血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提示:该患者部分实验室检查回报示MCV67.2fL,MCH24.2pg,MCHC280g/L,血清铁9.74μmol/L,总铁结合力68.44μmol/L提问:应采取的治疗的措施()

A.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病。血浆输注。补充铁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维生素B12。叶酸。红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头晕乏力,3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180×109/L,血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提问:明确诊断需要做的检查()

A.骨髓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染色体检查。血清铁蛋白检查。MCV、MCH、MCHC。叶酸及维生素B12测定。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右下腹痛,白细胞12.6×109/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200×109/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颗粒管型0~3/HP。提示:该患者入院后腹痛进行性加重,黑便量增多提问:可能的治疗措施()

A.急诊手术。肾上腺皮质激素。凝血酶。扑尔敏。泮托拉唑。环磷酰胺。输血。阿托品。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右下腹痛,白细胞12.6×109/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200×109/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颗粒管型0~3/HP。提问:常见的病因()

A.细菌。病毒。食物,如鱼,牛奶。某些药物。寒冷因素。放射性物质。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右下腹痛,白细胞12.6×109/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200×109/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颗粒管型0~3/HP。提问:诊断可能是()

A.急性阑尾炎。肠套叠。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一年,脾不大。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25×10/L。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试验正常。未找到红斑狼疮细胞。颗粒性巨核细胞增多,余正常。 提示:患者入院后出现黑便,复查血象血小板数量为5×109/L,查体发现双下肢新鲜出血点。提问:需紧急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A.输新鲜血小板。皮质激素。静滴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一年,脾不大。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25×10/L。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试验正常。未找到红斑狼疮细胞。颗粒性巨核细胞增多,余正常。 提示:患者入院后出现黑便,复查血象血小板数量为5×109/L,查体发现双下肢新鲜出血点。提示:患者拟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行骨髓穿刺检查提问: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骨髓穿刺检查的目的()

A.了解骨髓增生情况。发现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发现有血小板减少。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证明有抗血小板抗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一年,脾不大。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25×10/L。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试验正常。未找到红斑狼疮细胞。颗粒性巨核细胞增多,余正常。 提示:患者入院后出现黑便,复查血象血小板数量为5×109/L,查体发现双下肢新鲜出血点。提问:可能的诊断是()

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0岁,主因皮肤黄染、贫血2天入院,血象:HGB62g/L,Ret10%,球形红细胞25%。提示:该患者诊断为先天性疾病提问:最可能的遗传学异常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无遗传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