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住院医师麻醉科Ⅱ阶段题库>专业理论题库

问题:

[单选] 局部浸润麻醉时布比卡因的常用浓度是()

0.1%。0.2%~0.25%。0.25%~0.5%。0.25%~0.75%。0.1%~0.5%。

问题:

[单选] 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前后根和脊髓,以下不正确的是()

低浓度仅阻滞感觉神经纤维。高浓度可同时阻滞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阻滞顺序为:温觉→痛觉→触觉→运动神经→压力感觉纤维→本体感觉纤维。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阻滞平面高1~3神经节段。运动神经阻滞平面较感觉阻滞平面低1~4节段。

问题:

[单选] 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适应证不包括()

胃大部切除术。子宫及附件手术。肛瘘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下肢截肢手术。

问题:

[单选] 下列哪一项不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禁忌证()

脊髓慢性或退行性病变。全身性严重感染。休克病人。高血压病人且舒张压大于100mmHg。有严重腰背痛病史的病人。

问题:

[单选] 有关蛛网膜下腔阻滞常用局麻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普鲁卡因起效时间1~5min,一般常用5%普鲁卡因。丁卡因重比重液的标准配方是1%丁卡因1ml+10%葡萄糖及3%麻黄碱各1ml。利多卡因的缺点是易弥散,导致麻醉平面不易控制。布比卡因是目前蛛网膜下腔阻滞最常用的药物。布比卡因常用浓度为0.5%~0.75%,起效比普鲁卡因快,可维持2~2.5h。

问题:

[单选] 下列蛛网膜下腔阻滞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可累及脑神经。可出现假性脑脊膜炎。假性脑脊膜炎无需应用抗生素。可发生马尾神经综合征。可发生粘连性蛛网膜炎。

问题:

[单选] 硬膜外阻滞中使用局麻药时不正确的是()

决定硬膜外阻滞范围的最主要因素是麻醉药的容量。决定阻滞深度和作用持续时间的是局麻药的浓度。临床上常将短效和长效局麻药混合使用。给药顺序为试验剂量→诱导剂量→追加剂量。追加剂量一般为诱导剂量的1/2~1/3。

问题:

[单选] 下面哪一项不是影响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因素()

穿刺部位。导管的位置和方向。药物容量和注药速度。药物的浓度。注药时的体位。

问题:

[单选] 硬膜外阻滞后发生全脊麻,其临床表现不包括()

全部脊神经支配的区域无痛觉。低血压。头痛。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问题:

[单选] 硬膜外穿刺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穿刺方法分为直入法和侧入法。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方法主要有阻力骤减和负压现象。硬膜外腔负压以腰部最明显。导管置入硬膜外腔的长度以3~5cm为宜。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穿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