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题库>神经系统常见病题库

问题:

[单选] 薄束核传导的深感觉传导纤维来自()

头面部。颈部。胸部。腰骶部。胸腰骶部。

问题:

[单选] 深感觉传导纤维交叉部位在()

脊髓后角。脊髓白质前连合。延髓薄束核、锲束核。脑桥。中脑。

问题:

[单选]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常见连续多代发病家族史。基因定位于13q14~21,很可能编码一种与金属转运有关的P型ATP酶。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明显减少,而肝内前铜蓝蛋白正常,所以CP合成障碍是本病最基本的遗传缺陷。由于铜不能与铜结合蛋白结合,过量铜沉积于肝、脑、等组织而致病。

问题:

[单选] 关于铜蓝蛋白(C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在肝细胞中,铜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而成,具有氧化酶活性,呈深蓝色故名。正常人CP值为0.26~0.36g/L,Wilson病患者显著降低,甚至为零。血清CP降低是诊断Wilson病的重要依据,且其降低情况与病情、病程、及驱铜效果密切相关。血清CP含量与血清氧化酶活性强弱成正比,测定铜氧化酶活性可间接反映血清CP含量。血清CP降低还可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活肝、某些吸收不良综合征、蛋白热量不足性营养不良等。

问题:

[单选] 下列关于Wilson病实验室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血清CP降低和血清铜氧化酶活性减弱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Wilson病患者90%血清铜升高,致使铜在肝、脑等组织内沉积。大多数患者24h尿铜含量显著增加。绝大多数患者肝铜含量在250μg/g干重以上。其CP值、铜氧化酶活性、血清铜含量与患者病情、病程及驱铜治疗效果无关。

问题:

[单选] 下列何药属于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溴隐亭。平尼咯。二氢麦角隐亭。普拉克索。麦角乙脲。

问题:

[单选] 下列哪项是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震颤是唯一的症状。主要为静止性震颤。所有患者饮酒后症状加重。所有患者饮酒后症状暂时减轻。

问题:

[单选] 帕金森病以下的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多在中老年期发病。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通常的辅助检查无特殊发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治愈。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震颤明显的较年轻患者。

问题:

[单选] 治疗震颤麻痹,目前较接近病因治疗的药物是()

安坦。地西泮。左旋多巴。新斯的明。利舍平。

问题:

[单选] 男性,20岁,双手抖动3年。查体:面部表情少,双手震颤,步行运动迟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