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医学检验科Ⅰ阶段题库>临床血液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 女性,20岁。因泌尿系感染,一年来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近一周来发热,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至60g/L,白细胞2.5×109/L,血小板30×109/L,网织红细胞0.2%,骨髓增生为极度减低,应诊断为()。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

问题:

[单选] 男性,24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出血1周,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及边,脾未及,血象检查:红细胞1.8×1012/L,血小板20×109/L,WBC1.5×109/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应考虑为()。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败血症。

问题:

[单选] 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型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

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见有核红细胞。外周见幼粒细胞。骨髓检查。酸溶血试验。

问题:

[单选] 临床上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的类型是()。

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嗜碱性粒细胞型。

问题:

[单选] 关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中性粒细胞型:白细胞总数>50×109/L。淋巴细胞型:白细胞增多常在20~30×109/L。单核细胞型:白细胞总数>30×109/L,其中单核细胞>20%。嗜酸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0%,均为成熟细胞。白细胞不增多型,白细胞总数<10×109/L。

问题:

[单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晚期哪种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问题:

[单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以内,持续时间1~3个月。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以上都对。

问题:

[单选] 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该抗体属于IgM。该抗体高峰为7~9周。该抗体持续时间为3~6个月。该抗体在起病后第1~2周出现。该抗体不被豚鼠肾吸收。

问题:

[单选] 患者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为1:224,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

血清病。霍奇金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非霍奇金淋巴瘤。

问题:

[单选] 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是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本病早期单核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骨髓有少量异型淋巴细胞。病人血中存在异型淋巴细胞。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