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调节变化。蓄积阶段的变化。代偿阶段变化。失代偿阶段变化。耐受阶段的变化。
<2.5μm的颗粒物。>2.5~<10μm的颗粒物。>2.5~<5μm的颗粒物。=2.5μm的颗粒物。≤2.51μm的颗粒物。
问题:
[单选] 人群对环境反应产生的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分布规律是()
两头大,中间小。两头小,中间大。最强效应的比例大。最弱效应的比例大。最强和最弱效应的比例几乎相等。
问题:
[单选] 主要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过氧化而损害肺泡的大气污染物质是()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酸雾。甲醛。铅。
问题:
[单选] 生物标志物在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中可用于()
内剂量的测定。宿主易感性的评价。生物有效剂量的测定。早期效应的测量。以上都是。
问题:
[单选] 制定某物质卫生标准的科学依据是()
中毒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或阈剂量。暴露剂量。最大耐受剂量。吸收剂量。
问题:
[单选] 过去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等大城市发生的急性中毒烟雾事件的污染物是()
硫酸雾。硝酸雾。煤烟烟雾。光化学烟雾。异氰酸甲酯毒雾。
问题:
[单选]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时,不宜采用与发病同时甚至以后的环境资料来进行两者关系的研究,因为()
环境因素繁多复杂。有潜隐期。效应不特异。观察指标不灵敏。监测仪器不够精密。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毒理学试验。环境监测。健康监护。以上都是。
问题:
[单选] 危害性鉴定时,属于有阈值毒物效应的是()
致癌效应、生殖细胞突变效应。发育效应、器官/细胞效应。生殖细胞突变效应、发育效应。致癌效应、发育效应。生殖细胞突变效应、器官/细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