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科住院医师题库>病毒感染题库

问题:

[单选] 3岁小儿,发热3天,有头痛、呕吐。皮肤有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症状(+),腰穿示脑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混浊,细胞数2000×10/L,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直接涂片检菌阳性。临床诊断为()

结核性脑膜炎。普通型流脑。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型流脑。病毒性脑膜炎。

问题:

[单选] 男性,25岁,因食不洁食物后出现剧烈呕吐和腹泻,同时伴有头晕、四肢湿冷,血压12/9kPa,P100次/分。最主要的处置是()

补液。利尿。强心。升压剂。抗生素。

问题:

[单选] 伤寒病程第3~4周,体温波动下降,食欲好转时,要特别注意()

增加活动量。加强营养。限制饮食。继用足量抗生素。口服多种维生素。

问题:

[单选] 钩端螺旋体患者肌内注射80万U青霉素及链霉素0.5g后,3小时出现明显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脉快、呼吸急促、肺有少许啰音、血压17.6.8kPa,此种情况可考虑()

青霉素过敏反应。链霉素过敏反应。青霉素的"治疗后加重反应"。重症钩端螺旋体病表现。钩端螺旋体病并发肺炎。

问题:

[单选] 男性,25岁,务农,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酸痛5天,出现黄疸1天,入院后黄疸进行加重,继而出现少尿。查体:神志清,血压16.6/10.6kPa,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注射部位可见瘀斑,结膜充血轻度,肝肋下1.0cm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轻度,腓肠肌压痛轻。血常规示Hb120g/L,WBC4.7×10/L,N0.78,10.32,尿蛋白(++)每高倍镜下,WBC(-),RBC20个,颗粒管型1~2个,BUN32mmol/L。最可能诊断为()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疟疾型黑原病。

问题:

[单选] 27岁农民,左侧上下肢体运动障碍,伴有语言发音困难1周,无头痛,无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左侧上下肢肌力重度,左侧鼻唇沟较右侧浅,伸舌偏右侧,未发现腹膜刺激征,巴氏征(+),血象WBC15.4×10/L,核左移,患者一个月前曾发热、肌肉痛6天,最可能的诊断为()

脑栓塞。结核性脑膜炎。脑动脉瘤。散发性病毒性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并发闭塞性脑动脉炎。

问题:

[单选] 某山村于8月上旬暴发流行一种疟疾,在6天内相继有近50人发病,患者均为4~14岁儿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眼红。查体:意识清,结膜充血,部分患者颈轻度抵抗,浅表淋巴结肿大。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外周血象白细胞轻度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流行性乙型脑。肠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

问题:

[单选] 20岁农民,9月1日入院,发热、全身软、腿痛1周,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象正常,凝集溶解试验1:400,印象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用青霉素治疗3天后退热,又持续用药5天,又出现畏冷、发热、精神不振,引起发热的原因是()

治疗后加重反应。钩端螺旋体病复发。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热。疟疾。上呼吸道感染。

问题:

[单选] 男30岁,在洗浴中无意发现腹部皮下可能触及一球形结节,黄豆大小,活动好,无压痛,囊虫免疫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华支睾吸虫病。囊虫病。绦虫病。并殖吸虫病。钩虫病。

问题:

[单选] 35岁男性,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月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体: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细胞15×10/L,嗜酸粒细胞0.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副伤寒。伤寒。阿米巴肝脓肿。急性血吸虫病。粟粒型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