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医学检验科题库>感染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20岁,建筑工人。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6℃,血压10/6kPa(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1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对本例诊断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头颅CT检查。肌电图检查。肥达反应。血液培养细菌。检测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的IgM抗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20岁,建筑工人。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6℃,血压10/6kPa(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1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本例病原治疗原则是()

A.不用。早期用。中期用。晚期用。暂无病原治疗药物。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20岁,建筑工人。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6℃,血压10/6kPa(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1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本病目前最紧急的治疗是()

A.抗休克。脱水。强心。透析。降温。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20岁,建筑工人。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6℃,血压10/6kPa(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1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目前病人不适宜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A.抗病毒治疗。抗休克治疗。庆大霉素抗感染治疗。透析治疗。预防DIC治疗。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52岁,男性,广东省潮州市人。发热伴咳嗽、腹泻2月余。患者有血友病病史,经常输注浓缩Ⅷ因子10多年。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8.2℃,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喉充血,口腔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肋下无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5×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14.1×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0.4×109/L。下列哪项措施不宜用于本病例的治疗()

A.适当静脉补充液体。用冰敷作物理降温。应用病毒唑。应用胸腺肽。卧床休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27岁,男性,河北省人。突起发热伴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10天,起病第5天出现全身皮疹。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咽喉充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皮肤有斑丘疹和少量皮下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3×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53.7×109/L。当地有类似患者,家里老鼠较多,有被蚤叮咬史。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血清肥达反应。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的IgM抗体。外斐反应。咽拭子培养细菌。检测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27岁,男性,河北省人。突起发热伴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10天,起病第5天出现全身皮疹。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咽喉充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皮肤有斑丘疹和少量皮下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3×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53.7×109/L。当地有类似患者,家里老鼠较多,有被蚤叮咬史。该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伤寒。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8×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9/L。为及早诊断,最应行下列何种检查()

A.血常规。头颅CT。用ELISA法检测血或CSF中特异性IgM抗体。脊柱正侧位X线片。肌电图。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8×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9/L。本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脑梗死。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8×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9/L。该病正确治疗应除外()

A.应用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帮助肌肉功能的恢复。瘫痪停止进展后,应用加兰他敏及地巴唑促进神经肌肉的传导。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病程半年后,如瘫痪肢体未恢复造成畸形时可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