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女,19岁,一年来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病前无服药史。脾肋下1cm。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25×109/L。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试验正常。未找到红斑狼疮细胞。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余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女,40岁,因皮肤紫癜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65×109/L,血块收缩不佳。其血小板减少与下列哪项无关()
药物如苯及其衍生物、噻嗪类、雌激素等。病毒感染(如风疹)、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电离辐射(如放射线照射)等。自体免疫性疾病如SLE、Evans综合征等。大量出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
问题:
[单选] 男,40岁,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化疗时突发DIC,并迅速发展至消耗性低凝血期,下列检查结果哪项是不符合的()
血小板数明显减少。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血小板因子Ⅳ水平增高。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
问题:
[单选] 男性,24岁,一周前右膝关节不慎撞伤后逐渐肿大,疼痛,过去有类似病史,也有小腿部肌肉血肿,但不严重,应选用的检查是()
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测定。凝血时间(试管法)。
问题:
[单选] 妊娠即将分娩妇女,患右下肺炎,高热、血压下降,80/40mmHg,全身皮肤黏膜严重出血,粪隐血(+++),四肢及躯干皮肤呈大片状瘀斑。化验: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4×109/L,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30×109/L,PT20s(正常对照13s),KPTT56s(正常对照31s),3P(-),血FDP1:512(+),纤维蛋白原测定0.17g%,优球蛋白溶解时间50min,外周血涂片中盔形及三角形红细胞占3%,出血原因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DIC。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型)。肝功能损害凝血障碍。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男性,14岁。反复呕血、黑粪、皮肤瘀斑1周,肝、脾不肿大。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6×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多。最可能的诊断是()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问题:
[单选] 女性,30岁。皮肤点状出血1个月,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0.08,白细胞6×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值1:1,巨核细胞增多,血清总胆红素30.8μmol/L,直接胆红素6.8μmol/L,抗核抗体阳性。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征。
问题:
[单选] 男性,20岁。自小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50×109/L,血小板黏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父亲有类似病史。你考虑的诊断是()
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问题:
[单选] 男性,20岁。阑尾炎手术中出血不易止,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块退缩试验正常,血小板黏附率正常,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此病人最有可能患的是()
血友病甲。血管性假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血小板无力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问题:
[单选] 男性,60岁。发热、咳嗽、口腔溃疡一周,体温38.8℃,皮肤有大片瘀斑;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1,未见幼稚细胞,血小板25×109/L。凝血酶原时间15s(对照12s),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弱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维生素K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