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哪项不正确()
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抗精神病药阻断的受体越多,治疗效果越好。传统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阻滞剂,主要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不良反应的产生常是对脑内某些受体阻断作用的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5-HT2/D2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
问题:
[单选]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哪项不对()
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阻断中脑皮质通路的5-HT2a受体,改善阴性、认知和抑郁症状。丁酰苯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5-HT2a受体,减轻锥体外系反应。
问题:
[单选] 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胆碱能受体和组胺受体后,不产生的副作用是()
记忆障碍。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镇静作用和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副作用。
问题:
[单选] 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患者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或类帕金森症时,可合并使用盐酸苯海索。
问题:
[单选]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哪项不正确()
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可以减轻。患者主观感到必须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不愉快。加用苯二氮

类药和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常有效。有时需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
问题:
[单选] 一使用氯丙嗪的患者从床上突然起来后晕倒,测血压为80/50mmHg,此时应立即()
静脉注射葡萄糖。洗胃或透析治疗。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头低脚高位卧床。注射肾上腺素。
问题:
[单选]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持续性弄舌、咀嚼和四肢舞蹈样动作时,处理方法首先应该是()
加大抗精神病药物剂量。逐渐减少或停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观察。检查血沉抗O等,排除风湿性脑病。加用抗震颤麻痹药物。合并另一种抗精神病药。
苯二氮

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E再摄取抑制剂。
问题:
[单选] 关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观点错误的是()
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后膜对5-HT的回收。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发作等。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致5-HT过多的综合征。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较TCAs小,可用于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患者。
问题:
[单选] 有关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适用于治疗各类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起效时间为14~28天。严重的肝肾疾患、粒细胞减少、青光眼等禁用。超量服用或误服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死亡率高。卡马西平、酒精、苯妥英钠等抑制TCAs的代谢,使其血浆浓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