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精神科Ⅰ阶段题库>急诊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25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湿冷,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BP:70/55mmHg,HR:135次/分,T:37.0℃。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最终死亡。该患者属于何种休克()

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问题:

[单选] 女性患者,56岁,既往"冠心病"史10年,于上楼途中突感胸前区压榨样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胸痛不缓解,急呼120入院,途中意识转模糊,入院后查体:BP:65/55mmHg,HR:110次/分,意识模糊,脉搏细速,四肢湿冷,末梢循环差,对该患者的处理中哪项不正确()

快速大量的补液。酌情应用血管活性物质,缩血管药物和扩血管药物可同时应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合理应用利尿剂。治疗原发心脏病。

问题:

[单选] 男性患者,17岁,平素体健,因"面部痤疮继发感染"在当地门诊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输液15分钟后患者自述胸闷、头晕、恶心,无呕吐,考虑为药物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配药过程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脉搏测不到,心率165次/分,呼120,作为一名接诊医生,遇到这样的患者,最重要的处理是()

彻底明确过敏原。建立静脉通道,抗过敏、抗休克治疗。抗感染治疗。完善相关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全面的体格检查。

问题:

[单选] 患者女性,35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体检:BP:55/40mmHg,HR:112次/分,T:36.1℃。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X线片示右下肢粉碎性骨折,颅骨骨折。入院诊断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该患者处于休克的()

休克初期。休克期。休克后期。微循环衰竭期。以上都不对。

问题:

[单选] 创伤常用的急救技术()

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后送。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复苏、输液、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复苏、输液、气管切开、止血、包扎、固定。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问题:

[单选] 创伤后肢体大出血时捆扎止血带的正确位置()

距离伤口5cm。远离伤口。距离伤口15cm。靠近伤口近端。根据止血效果确定。

问题:

[单选] 创伤后出血使用止血带错误的是()

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禁用橡皮管、三角巾等代替。缚扎适度。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必须有显著标识并注意时间。

问题:

[单选] 关于包扎的叙述,正确的是()

越紧越好。超出伤口边缘20cm。良好的包扎能达到止痛、止血的目的。遇有污染的骨折端还纳后再包扎。有脱出内脏可不必包扎。

问题:

[单选] 关于固定,错误的是()

任何创伤均应固定后再搬运。固定范围应包括远、近端的关节。可用自体固定法。固定的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有骨折时必须固定。

问题:

[单选] 现场救治中首先应()

呼吸支持。伤员分类。循环支持。判断伤情。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