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0岁,右下肢水肿4年,1天前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血气分析示(未吸氧)pH7.46,PaO56mmHg,PaCO28mmHg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为()
A.通气一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肺CT扫描。D-二聚体升高。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4岁,高热、流涕、咳嗽4天,于2008年4月7日入院。入院1天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降低,经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不见缓解,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胸部X线片示双肺呈白肺,R35次/分,血气分析(FiO29%)示pH7.35,PaO56mmHg,PaCO36mmHg病原治疗主要选用()
A.红霉素。碳青霉烯类。克林霉素。更昔洛韦。万古霉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4岁,高热、流涕、咳嗽4天,于2008年4月7日入院。入院1天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降低,经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不见缓解,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胸部X线片示双肺呈白肺,R35次/分,血气分析(FiO29%)示pH7.35,PaO56mmHg,PaCO36mmHg该患者可能的病原为()
A.病毒。军团菌。支原体。葡萄球菌。厌氧菌。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进行性气急加重5年。1周前因感冒后病情恶化入院。血气分析(呼吸空气)示:pH7.30,PaCO28.6kPa(65mmHg),PaO6.4kPa(48mmHg)。当即给予低流量(浓度)持续氧疗低流量(浓度)氧疗的机制在于()
A.氧离曲线右移、P50增加。缺氧时组织氧提取增加。利用氧离曲线特点在陡直部分增加少许氧分压即可使氧饱和度有较大幅度提高。缺氧时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缺氧时心输出量增加,氧输送量提高。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进行性气急加重5年。1周前因感冒后病情恶化入院。血气分析(呼吸空气)示:pH7.30,PaCO28.6kPa(65mmHg),PaO6.4kPa(48mmHg)。当即给予低流量(浓度)持续氧疗强调持续性氧疗是由于()
A.间歇氧疗在停止吸氧时已升高的PaCO不会迅速降低,PaO更加降低,缺氧恶化。为了避免CO潴留加重.。为了避免PaO波动幅度过大。为了保证组织氧提取的持续性。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进行性气急加重5年。1周前因感冒后病情恶化入院。血气分析(呼吸空气)示:pH7.30,PaCO28.6kPa(65mmHg),PaO6.4kPa(48mmHg)。当即给予低流量(浓度)持续氧疗本例强调低流量(浓度)氧疗是为了避免()
A.氧中毒。"吸收性"肺不张。氧气浪费。CO潴留加重。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2岁,反复发作性咳喘20余年。近年来症状持续,动则气急。1周来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恶化入院。体检:患者神志恍惚,发绀,两肺有散在的哮鸣音,心脏无异常发现。动脉血气(吸氧1.5L/min)分析示:pH7.28,PaCO9.3kPa(70mmHg),PaO8kPa(60mmHg)关于本例是否应用和如何应用人工机械通气下列意见较为合理的是()
A.不需要。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立即开始经面罩衔接机械通气。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再考虑机械通气,可以先试用经面罩衔接。体外负压通气。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2岁,反复发作性咳喘20余年。近年来症状持续,动则气急。1周来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恶化入院。体检:患者神志恍惚,发绀,两肺有散在的哮鸣音,心脏无异常发现。动脉血气(吸氧1.5L/min)分析示:pH7.28,PaCO9.3kPa(70mmHg),PaO8kPa(60mmHg)关于本病例是否应用及如何应用激素下列意见比较正确的是()
A.及早使用冲击剂量激素。支气管舒张剂与大剂量激素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疗效不显著时再用激素。表面激素吸入。禁忌应用激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5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住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1天后神志已转清,PaCO由10.6kPa(80mmHg)降至5.1kPa(38mmHg)为预防或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应特别注意()
A.避免使用H受体阻滞剂,防止胃液pH升高。防止呕吐物吸入。预防性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静脉应用高剂量丙种球蛋白。把患者安置于隔离病室。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5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住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1天后神志已转清,PaCO由10.6kPa(80mmHg)降至5.1kPa(38mmHg)为预防气压伤并发症,应特别注意呼吸机的参数是()
A.内源性呼吸末正压。吸/呼比值。呼吸频率。呼出气PCO。吸气压尤其峰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