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20岁,乏力、纳差5天,尿黄3天,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ALT1250U/L,抗HBs(+),抗HAVIgM(+),3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已愈。该患者最应诊断为()
急性黄疸型肝炎甲、乙重叠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甲、乙同时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
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加重。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缓解。症状与发热无关。发热期全身情况最重。病程中可出现越期表现。
问题:
[单选] 我国流行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主要是()
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普马拿病毒及希望山病毒。泰国病毒及多布拉成病毒。索托伯拉雅病毒及真尔托卡尼翁病毒。希望山病毒及汉城病毒。
问题:
[单选] 男性,农民,20岁,1月初入院,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解洗肉水样尿200ml。体温39.5℃,眼睑浮肿,眼睑及胸部皮肤充血,腋部可见针尖大出血点,臀部注射处有1cm×2cm大淤斑。血象: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数5.1×10/L,白细胞数64×10/L,幼稚细胞0.12,杆状核细胞0.15,多形核细胞0.43,淋巴细胞0.30,血小板80×10/L。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炎。流行性出血热。
问题:
[单选] 流行性出血热病程第6天,每天尿量仅80ml,血压24.8/15.7kPa(176/110mmHg),脉洪大,面浮肿,体表静脉充盈,两肺底有散布湿啰音。对此病人治疗应采取下列何组措施为好()
严格控制输液量,高效利尿剂及导泻。采用平衡盐液,降血压,利尿及导泻。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及利尿。采用利尿合剂,纠正酸中毒及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降压及利尿。
问题:
[单选]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最常见病理变化是()
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病毒直接损伤微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小血管及血管周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内脏血管微血栓形成。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问题:
[单选]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的一般规律是()
发热期全身症状最重。发热与全身症状无关。发热后期或热退后全身全症状减轻。发热后期或热退后全身症状加重。发热期一般持续1周以上。
问题:
[单选] 男性,22岁,发热、头痛、腰痛5d,近2d少尿来就诊。体检:BP17.8/9.6kPa(134/72mmHg),颜面充血水肿,球结膜水肿,腋下有抓痕样瘀点,双肾区明显叩击痛。化验:WBC21×10/L,血小板40×10/L,涂片中异常淋巴细胞0.20(20%),尿蛋白(+++),血钾5mmol/L,遂收住院,入院后立即处理措施是()
右旋糖酐10(低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皮质素。环磷酰胺。利尿合剂及高效利尿剂。干扰素治疗。
问题:
[单选] 男性,42岁。发热5d,体温最高达39.5℃,伴头痛、腰痛、畏光、腹泻、少尿2d入院。体检:面部充血、浮肿、球结膜水肿,腭部及腋下有出血点,BP11.2/7.4kPa(84/56mmHg)。化验:WBC29.2×10/L,Hb160g/L,血小板32×10/L,尿蛋白(+++),出血热IgM抗体阳性,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根据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病人属于()
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暴发型。
问题:
[单选]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发热期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休克期的扩容原则是一早、二快、三足量。少尿期限制入水量,一般是前1日的出量加400~500ml。少尿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导泻,以减少含氮物的吸收。多尿期应补充足量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