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A型题] 按照射野平坦度的定义,射野内一定范围中最大剂量点与最小剂量点剂量值之差与其两者的平均值之比,称为该射野的平坦度。该范围是指()
依照射野的几何大小,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心等比的缩小为原野大小的50%。依照射野的几何大小,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心等比的缩小为原野大小的80%。依照射野的几何大小,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心等比的缩小为原野大小的90%。依照射野的几何大小,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心等比的缩小为原野大小的60%。依照射野的几何大小,由射野边缘向射野中心等比的缩小为原野大小的20%。
射野向中心等比缩小80%的范围内,偏离射野中心轴任意两点处的最大和最小剂量值之差与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之比。射野向中心等比缩小50%的范围内,偏离射野中心轴等距离的两点处的最大和最小剂量值之差与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之比。射野向中心等比缩小80%的范围内,偏离射野中心轴等距离的两点处的最大和最小剂量值之差与射野内某点的剂量之比。射野向中心等比缩小90%的范围内,偏离射野中心轴等距离的两点处的最大和最小剂量值之差与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之比。射野向中心等比缩小80%的范围内,偏离射野中心轴等距离的两点处的最大和最小剂量值之差与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之比。
问题:
[单选,A型题] 在均匀介质中,随着测量点到放射源距离的增加,所测量到的吸收剂量的变化服从()
线性变化规律。正态分布规律。指数变化规律。对数变化规律。距离平方反比规律。
模体中特定剂量点连接构成的曲线。模体中感兴趣点连接构成的曲线。模体中固定计算点连接构成的曲线。模体中特定测量点连接构成的曲线。模体中剂量相同的点连接构成的曲线。
问题:
[单选,A型题] 从剂量学的角度来看,均匀模体与实际患者间的区别是()
均匀模体无生命而实际患者是有生命的。均匀模体无运动而实际患者时刻处于运动当中。均匀模体的密度与实际患者不同。均匀模体的形状与实际患者不同。均匀模体的形状、大小及内部密度分布与实际患者不同。
问题:
[单选,A型题] 目前人体曲面的校正方法主要有()
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吸收剂量测量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
改变射线的能量。对线束进行修整,获得特定形状的剂量分布,以适应临床治疗需要。使放射线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照射剂量发生改变。改变射线的照射方向。
问题:
[单选,A型题] 楔形照射野的楔形角是()
楔形滤过板的实际楔角。楔形滤过板照射时的放置角度。50%等剂量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10cm深度的50%等剂量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10cm深度的等剂量线与1/2野宽的交点连线与射野中心轴的垂直线间的夹角。
是使用固定楔形板运动实现的。是使用独立准直器实现的。是使用60°楔形板合成的。是利用剂量率动态变化实现的。对射线质有影响,使射野输出剂量率减少,照射时间加长。
问题:
[单选,A型题] 一个6cm×14cm的矩形照射野,其等效方野的边长为()
4.2cm。8.4cm。12cm。10cm。9.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