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题库>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象:白细胞数为5.8×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9/L。为及早诊断,最应进行的检查是()

A.血常规。头颅CT。用ELISA法检测血或CSF中特异性IgM抗体。脊柱正侧位X线片。肌电图。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象:白细胞数为5.8×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9/L。本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脑梗死。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象:白细胞数为5.8×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9/L。该病的正确治疗,不包括()

A.应用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帮助肌肉功能的恢复。瘫痪停止进展后,应用加兰他敏及地巴唑促进神经肌肉的传导。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病程半年后,如瘫痪肢体未恢复造成畸形时可手术矫正。

问题:

[单选,A3型题] 男性38岁,农民。3天来发热,伴畏寒、头痛、眼痛、腰痛于2月1日入院,T38.6℃,眼结膜充血水肿,面颈潮红,两肋部有小出血点,血WBC16×109/L,尿蛋白(+++)。对此患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应行"三早一就"治疗。应综合治疗。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大量输入新鲜血。液体疗法。

问题:

[单选,A3型题] 男性38岁,农民。3天来发热,伴畏寒、头痛、眼痛、腰痛于2月1日入院,T38.6℃,眼结膜充血水肿,面颈潮红,两肋部有小出血点,血WBC16×10/L,尿蛋白(+++)。确诊,应检测()

A.脑脊液检查。血培养。钩端螺旋体病抗凝溶实验。尿培养。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

问题:

[单选,A3型题] 男性38岁,农民。3天来发热,伴畏寒、头痛、眼痛、腰痛于2月1日入院,T38.6℃,眼结膜充血水肿,面颈潮红,两肋部有小出血点,血WBC16×109/L,尿蛋白(+++)。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脑。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肾炎。流行性出血热。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者男,23岁,四川人。1周前到广州打工,因低热、乏力、恶心、烦躁不安2天来就诊,患者诉近1天对声、光、风刺激敏感,不能进食,体查:体温38℃,脉搏100次/分,神志清,极度恐怖状态,声嘶。一旦明确诊断,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A.隔离于安静的单人病房。向家属解释病情,说明预后极差,病死率几乎100%。维持心血管及呼吸功能。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抗病毒药物。加强对症治疗,适当脱水,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者男,23岁,四川人。1周前到广州打工,因低热、乏力、恶心、烦躁不安2天来就诊,患者诉近1天对声、光、风刺激敏感,不能进食,体查:体温38℃,脉搏100次/分,神志清,极度恐怖状态,声嘶。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以下检查意义不大的是()

A.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血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取患者角膜印片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病毒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病毒抗体。取患者唾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者男,23岁,四川人。1周前到广州打工,因低热、乏力、恶心、烦躁不安2天来就诊,患者诉近1天对声、光、风刺激敏感,不能进食,体查:体温38℃,脉搏100次/分,神志清,极度恐怖状态,声嘶。问病史时,应注意询问()

A.有无疫水接触史。近2个月有无草地坐卧史。有无输血史及静脉吸毒史。有无类似疾病患者接触史。有无被动物咬伤史。

问题:

[单选,A2型题] 霍乱患者,男。输液4000ml后血压和尿量已恢复,但患者诉胸闷、气促,不能平卧,肺底有湿性啰音,患者气促的原因是()

肺炎。急性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道梗阻。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