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固定义齿修复时,对于桥体的设计应考虑()。
桥体的龈端、桥体的轴面、桥体的色泽、桥体的强度、桥体的排列位置。桥体的

面、桥体的色泽、桥体的龈端、桥体的强度、桥体的排列位置。桥体的

面、桥体的强度、桥体的排列位置、桥体的龈端、桥体的轴面。桥体的龈端、桥体的

面、桥体的轴面、桥体的色泽、桥体的排列位置。桥体的龈端、桥体的

面、桥体的轴面、桥体的强度、桥体的色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有关双端固定桥说法错误的是()。
['两端基牙承担的

力比较均匀。两端基牙的牙周膜均受到牵引力。将单个牙的生理性运动转换成整体运动。桥体

面受均匀垂直向外力时,两端基牙的根尖部均受到压应力。桥的一端受垂直向外力时,旋转中心位于该侧基牙的根中1/3交界处。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女,4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左侧上颌中切牙缺失,余牙正常,医生设计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隙卡铸造前腭杆连接,其前腭杆与余留前牙龈缘的位置关系应是()。
距离龈缘至少3.0mm。距离龈缘至少4~6.0mm。距离龈缘至少0.5mm。距离龈缘至少1.0mm。距离龈缘越近越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男,58岁,右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左侧上颌第二前磨牙缺失,余牙正常,医师设计为铸造支架中腭杆,右侧上颌尖牙、第一磨牙、左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作基牙带模铸造的中腭杆常位于()。
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之间。上颌尖牙部位。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上颌第二磨牙之后。上颌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带模铸造法的优点()。
制作蜡形方便。不易变形。铸件精度比脱模法高。节约材料,节约时间。包埋简单避免了脱模包埋容易变形的缺点。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制作整铸支架蜡形前浸泡蜂蜡的目的不包括()。
增加模型的强度。使支架蜡形紧密贴合于铸模上。封闭模型上的微孔。待高温去蜡后,留有空隙,以便铸造时空气的逸出。制作支架蜡型时,节约用料。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男,73岁,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二、三磨牙、右侧下颌第一、二、三磨牙、左侧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余牙正常。医生设计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RPI卡环,左侧下颌第三磨牙圈形卡环,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隙卡,上颌钴铬合金铸造腭板连接,修复技师在制作支架时,RPI卡环的邻面板的最佳宽度()。
是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2。大于基牙颊舌径宽度的2/3。与基牙颊舌径宽度相等。是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3。是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5。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女,66岁,右侧下颌第一、二、三磨牙缺失,医生设计右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RPI卡环,左侧下颌第三磨牙圈形卡环。如左侧下颌第三磨牙近中舌侧倾斜,其圈形卡环的末端应位于()。
左侧下颌第三磨牙的近中舌侧。左侧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邻面。左侧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颊侧。左侧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颊侧。左侧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面。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多数前牙缺失时,排牙时第一步操作为()。
取一小块基托蜡片,烤软铺于缺牙区,并修去蜡片的多余部分。用热蜡刀烫软基托蜡,并修去蜡片的多余部分。将模型在水中浸湿,以便排好的人工牙连同基托蜡片一起取下,在患者口中试戴,这样就不会损伤石膏模型。调磨模型人工牙邻牙以及其对应的牙槽嵴组织面,便于人工牙顺利就位,并与粘膜贴合紧密。在患者口内试戴排列的人工牙。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观测线在基牙的近缺隙侧距面远,远缺隙侧距离面近的是哪类观测线()。
Ⅰ型观测线。Ⅱ型观测线。Ⅲ型观测线。Ⅳ型观测线。Ⅴ型观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