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在本案例中,下面说法除外哪一点都是对的()。
侵犯了受试者的权利。具体试验安排不对。医学试验目的是对的。试验代价太大。本试验是不可取的。
问题:
[单选,A1型题] 在医德评价中,自我评价方式及主观评价力量是指()。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病人评议。院内评价。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师提出的根本性医德要求是()
学习伦理学。学习生命价值论。学习公益理论。更加关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的人文方面。注重改变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念。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对医术与医德之间关系的理解有误的是()
"医乃仁术"。有能力做的就应该去做。"大医精诚"。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决策。前沿医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必须有医德参与。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权益是指()。
人体实验的危险应该是很小的。人体实验的危险不能超过实验带来的利益。人体实验应该是没有风险的。人体实验应该以不损害人们的健康为前提。人体实验应该预测到所有的风险和预期的价值。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强行用战俘、妇女、儿童和犹太人做医学试验。这一行为正确的伦理判断是()。
该研究是为了增进医学对人体的了解。该研究是当时战争时期的特殊需要。参加试验的医学工作者也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该行为违背了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该行为虽然偏离了医学科研的正确方向,但也为医学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问题:
[单选,A1型题] 临终关怀的目的是()。
治疗疾病。延长生命。实现无苦而终。力求起死回生。促使生命早日结束。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当医疗资源的微观分配发生矛盾时,应优先把有限的卫生资源分配给()
A、病情严重的人。B、年龄大的患者。C、经济条件差的患者。D、生命质量高、价值大的人。E、经济条件好的人。
问题:
[单选,A1型题] 某大医院眼科医生第2天要为一位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当天晚上发现准备的角膜不见了,若患者第2天做不了手术,将有完全失明的危险,于是该医生到医院太平间偷偷摘取了一位刚刚死亡患者的角膜。第2天,手术很成功。但不久,死亡患者的家属发现角膜不见了,状告了该医生。关于这起案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该医生没有征得死亡病人家属同意,自行摘走角膜,违反了知情同意权。该医生为了抢救患者才摘走角膜,他的做法没有错误。该病人已死亡,不用征求家属的同意。医生有自主权摘走角膜,但最好跟家属商量一下。该医生不用请示上级同意,也不用和家属商量。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符合临终关怀伦理的做法是()。
想方设法延长病人的生命,以使其获得更长的寿命。研制更加安全可靠的药物,帮助病人安详辞世。由于临终病人生命质量通常都比较低,没有幸福可言,应及早放弃治疗。努力减轻临终病人的身体疼痛和心理不适,提高其生命质量。让病人了解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