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对严重休克,经一般处理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时,应进行CVP的测定,以了解血液动力状态,下列CVP检测方法和其临床意义中,错误的是()。
CVP导管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外静脉切开,插至上腔静脉或右心房。CVP低于2~5cmH2O,提示右心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CVP在15cmH2O以上,血压低、心率快,提示血容量仍不足,加快补液速度。CVP在5~10cmH2O,血压正常,不增加血容量;血压偏低,缓慢补充液体。CVP高于15~20cmH2O,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或右心负荷过重。
问题:
[单选] 创伤性休克的现场急救措施中,不包括()。
制动,去枕平卧或低斜坡卧位,抬高下肢15°~20°。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骤停,及时气管插管或切开,人工辅助呼吸。及时止血、包扎、固定。纠正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休克患者在应用胶体液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失血性休克,尽量以全血补充失血量。白蛋白一般不用于抗休克治疗。胶体溶液不包括明胶和羟乙基淀粉。血浆优于血浆增量剂,特别是休克晚期有出血倾向时。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用量一般为500~1000ml。
问题:
[单选] 休克除补充有效血容量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抗休克的重要内容,下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注意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
应在休克发生时尽早、足量使用。纠正酸中毒,否则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发挥小。血管收缩剂用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心脏后负荷或微循环障碍。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微循环中的酸性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加重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
问题:
[单选] 抗休克时,临床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根据是()。
血压情况。心率情况。尿量情况。神志情况。休克的类型和阶段。
尽早去除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心脏、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纠正微循环障碍。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不是血管收缩剂的是()。
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阿拉明)和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
问题:
[单选] 下列抗胆碱能药物在抗休克中的应用和作用,不包括()。
抗胆碱能药物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抗休克较常用的是山莨菪碱(654-2)。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使血管舒张,从而改善微循环效果较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降低白三烯、前列腺素的释放而保护细胞。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改善心泵功能。
问题:
[单选] 关于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根据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脱水性休克。诊断主要根据伤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治疗原则是尽快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代谢紊乱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进行连续性监测。
问题:
[单选] 高渗氯化钠(7.5%NaCl)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下列不正确的是()。
凡有大出血者,立即应用。用量为4~6ml/kg,升压效果好,心率减慢,尿量增加。输入250ml的效果相当于输注等渗液2000ml的复苏效果。作用机制为提高血浆渗透压,把组织间隙及肿胀细胞内水吸出扩充血容量。与分子量7万的右旋糖酐配伍使用,效果较单用好,而持续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