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是()
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输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输入血液中的血小板和患者血浆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输入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在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输入血液中污染的热原质导致发热性反应。
问题:
[单选] 最能减少输血的并发症且无传染疾病危险的是()
输新鲜血。输新鲜冰冻血浆。输浓缩红细胞。输白蛋白制剂。自体输血。
问题:
[单选] 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
全血。血浆。浓缩红细胞。白蛋白。晶体液。
问题:
[单选] 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正确提法是()
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当输注全血。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问题:
[单选] 与输入血液质量有关的早期输血反应为()
酸碱平衡失调。过敏反应。出血倾向。丙型肝炎。疟疾。
问题:
[单选] 男,32岁,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当输入红细胞悬液约200毫升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一次,尿呈酱油样,血压10.0/6.0kPa(75/45mmHg)。该患者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循环超负荷。
问题:
[单选] 一位体重60kg的女患者,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经手术止血并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血压已稳定)的基础上,宜输注下列何种血制品()
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保存全血。洗涤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全血。
问题:
[单选] 45岁女性,严重骨盆骨折,24小时尿量200ml,血钾5.9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血尿素氮27mmol/L,下列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11.2%乳酸钠溶液60ml,缓慢静脉注射。口服钠型树脂10g,每日三次。血液透析。输同型库存血200ml。
充血性心力衰减。急性肺水肿。恶性高血压。严重感染。肾功能衰减。
减轻输注全血所致的血液循环负担。减少各种免疫抗体的产生。减少传染肝炎的机会。节约用血,避免浪费。减少肺梗塞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