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男,68岁,有糖尿病史9年,中午睡觉醒后发现右侧肢体无力,10小时后仍在加重。体查: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上肢和面部感觉减退,血压135/80mmHg,心电图示房性早搏,根据以上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颅内硬膜外血肿。脑炎。
问题:
[单选]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卧床休息至少()
4~6周。10天。2周。10~14天。8周。
血管早期再通的必然反应。该损伤是无法进行干预的。其机制主要是细胞内钙离子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参与了该损伤。在该损伤中自由基明显减少。
问题:
[单选] 女,37岁,在登山时突起爆裂样枕部头痛,难以忍受,伴喷射性呕吐。2小时后项背部和下肢疼痛,头颈不敢活动,四肢活动无明显受限。据上最可能的诊断是()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炎。脊髓出血。
问题:
[单选] 男性,63岁,突起右上肢麻木乏力,5分钟后缓解。3天后再发右上肢麻木乏力,并且左眼视物模糊,30分钟后缓解。体查无异常。据上,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左侧大脑前动脉的TIA。右侧大脑前动脉的TIA。左侧大脑中动脉的TIA。癫痫发作。偏头痛等位发作。
问题:
[单选] 皮质前型脑梗死是分水岭梗死的一种,该病是下列哪两条血管供血区之间边缘带的局部缺血()
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深穿支。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
问题:
[单选]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用尼莫地平的目的主要是()
降低血压。防止再出血。防止脑血管痉挛。预防抽搐发作。减轻心肌的损伤。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静脉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问题:
[单选] 腔隙性梗死病灶发病率最高的位置是()
小脑。基底节区。脑桥。中脑。大脑半球。
问题:
[单选] 临床拟诊脑出血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颅脑X线片。颅脑CT。颅脑MRI。脑脊液检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