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犯罪嫌疑人吴某因涉嫌诈骗罪于某年1月1日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但吴某始终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直到3月1日公安机关方查清其身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对吴某的羁押期限自1月1日起开始计算。对吴某的羁押期限由办案机关确定。吴某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无须对其身份进行调查。如果一直没有查清吴某的真实身份,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公安机关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审查起诉。
问题:
[单选] 关于依法治国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仅要求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机关和官员的权力,而无须约束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依法治国要求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应将法律作为主要的、排他性的手段。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问题:
[单选] 关于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统一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问题:
[单选] 关于党的领导的理念,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只要抓住立法环节,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上升为法律,就能全面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不矛盾的。
问题:
[单选] 关于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党的领导理念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应将党所倡导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在对法治实践活动的领导之中。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党在宏观上把握好法治发展和运行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
问题:
[单选] 关于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党的领导包括总揽全局和对具体案件的定性处理。司法机关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党对国家法治事业的发展作出总体战略部署并推动决策实施。
问题:
[单选] 关于服务大局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服务大局是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服务大局是法治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服务大局是把法律作为解决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唯一手段。服务大局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属性及重要使命。
问题:
[多选] 增强党的观念,对广大政法干警最根本的要求是()。
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问题:
[多选]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三个至上”包括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党的领导,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实践工作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三个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要求。
问题:
[多选]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对前三次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成果的继承、发展和升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有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它全面、系统、深刻、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