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题库>卫生法学题库

问题:

[单选] 生物富集是指()

某些物质沿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传递过程中,不断转化的过程。生物体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逐渐增高的现象。某些物质沿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中,生物体内浓度高于环境浓度。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内蓄积造成病理损害。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三级预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

职业接触人群。机体抵抗力弱的人群。高危人群。接触环境有害因素的人群。全民。

问题:

[单选] 进行水源卫生防护时,要求取水点上游()米不得有污染源和排污口

1000米以内。1000米以外。100米处。500米以内。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环境中∑N+/∑n+的比值为()时表示空气污染

小于50。大于50。小于1。大于1。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室内小气候包括()

气温、气压、热辐射。气温、气湿、气压、气流。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气温、气压、气流、热辐射。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防止温室效应,最有实际意义的是()

植树造林。控制能源的消耗。避免过多的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地面。控制大气中氟氯烃类的含量。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水的温度。水的PH值。水的浑浊度。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中微生物的种类。

问题:

[单选] 在公共饮用水的消毒剂中,受干扰因素少,消毒效果好又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副产品,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消毒剂是()

O3消毒剂。液态氯消毒剂。漂白粉。紫外线消毒。氯胺消毒。

问题:

[单选] 下列环境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寄生虫。病毒。放射性物质。

问题:

[单选] 次生环境是指()

生活“三废”污染所形成的环境。工业“三废”污染所形成的环境。人群密集活动所形成的环境。农药化肥使用后污染所形成的环境。人群的环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