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问题:

[单选] 某水利水电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某水电站; 建设规模:电站装机容量7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5亿千瓦·时;水库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库容系数34.3%,为多年调节水库。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73092万元;工程实际环保投资584.1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XXXX年5月18日土建施工承包单位进点开工,同年12月12日截流,XXXX年10月11日下闸蓄水,12月23日1﹟机并网发电,2﹟机组2000年1月24日并网发电。施工征地区基本上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实施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化,并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施工征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移民大多得到妥善安置,避免了移民安置可能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 下列环境污染叙述不正确的是()

根据污染控制目标确定污不处理的设计方案。含油废水可作为洗车用水。施工区的生活污水采用成套设备处理,占地面积少,能重复使用。处理后的水抽取进入回收池作为降尘、绿化用水。

问题:

[单选] 某水利水电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某水电站; 建设规模:电站装机容量7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5亿千瓦·时;水库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库容系数34.3%,为多年调节水库。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73092万元;工程实际环保投资584.1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XXXX年5月18日土建施工承包单位进点开工,同年12月12日截流,XXXX年10月11日下闸蓄水,12月23日1﹟机并网发电,2﹟机组2000年1月24日并网发电。施工征地区基本上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实施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化,并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施工征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移民大多得到妥善安置,避免了移民安置可能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 关于水土流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影响预测时需要了解水体中的动植物种类。水土流失影响预测可以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和周边情况不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对水土流失影响预测可以对整个工程区域进行分区进行。移民安置应当与水土流失预测同时考虑。

问题:

[多选] 某水利水电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某水电站; 建设规模:电站装机容量7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5亿千瓦·时;水库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库容系数34.3%,为多年调节水库。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73092万元;工程实际环保投资584.1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XXXX年5月18日土建施工承包单位进点开工,同年12月12日截流,XXXX年10月11日下闸蓄水,12月23日1﹟机并网发电,2﹟机组2000年1月24日并网发电。施工征地区基本上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实施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化,并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施工征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移民大多得到妥善安置,避免了移民安置可能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声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源环境保护措施。

问题:

[多选]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为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底完成。 对于评价范围表述恰当的是()。

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跨越河流处上游100m、下游500m水域范围内。大气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km范围。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0m范围,施工场地外缘1000m范围、料场1000m范围内。陆生生态环境:包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范围及此范围外的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

问题:

[多选]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为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底完成。 对于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的简化方法正确的是()。

昼间选择最大不利情况进行预测。假设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在道路临近敏感点的路肩处作业。夜间选择固定时段预测。只选取一部分公路路段进行昼夜监测。

问题:

[多选]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为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底完成。 下列关于评价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农田、植被的影响及公路切割阻断对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为重点。水土保持方案:以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高填深挖路段带来的水土流失为重点。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桥梁及隧道施工过程的水环境影响为重点。声环境影响评价:以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为重点。

问题:

[多选]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为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底完成。 下列关于工程或污染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生态环境: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大气环境:施工挖方、填方、取土等工程行为;筑路材料运输;施工监时用地。水环境:桥梁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取、弃土场;危险品运输事故。声环境: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交通噪声。

问题:

[多选]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为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底完成。 施工期噪声源可能包括()。

爆破。挖掘机。各种打桩机。吊车、升降机。

问题:

[多选]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为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底完成。 评价方法的选取恰当的是()。

施工期施工噪声及粉尘、沥青烟污染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类比分析方法。营运期的交通噪声评价采用模式计算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叠图、类比分析等方法。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点地段水环境影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问题:

[多选]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为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底完成。 评价可能用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