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哲学题库>美学题库

问题:

[单选] “枕前发尽千般愿,我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菩萨蛮》),其中的意象属于()。

仿象。喻象。兴象。抽象。

问题:

[单选] 杜甫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从意境类型上属于()。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虚拟之境。真实之境。

问题:

[单选] 康德、席勒、斯宾塞等美学家先后提出、发展了()。

游戏说。模仿式。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

问题:

[单选] 杨慎《弹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创造意象的方式是()。

赋。比。兴。比兴结合。

问题:

[单选] 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其中最基本的功能为()。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心理代尝功能。

问题:

[单选] 西方美学家突出地把眼睛和耳朵作为审美感官,是要强调美感的()。

对象性。无功利性。直接性。间接性。

问题:

[单选] 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性,这意味着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

在价值上并无高下之别。在性质上有不同特点。在产生时间上有先后之别。在功能上可以等量齐观。

问题:

[单选] 对于美育的实质,最一般的阐述是()。

以审美的方式教育人。以艺术的方式教育人。以情感的方式教育人。以愉快的方式教育人。

问题:

[单选] 刘勰《文心雕龙》指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里的“虚静”是指()。

脱离现实生活。心灵空虚的状态。主体摒弃功利杂念。主体处于艺术激情爆发的前夕。

问题:

[单选] 关于艺术接受的主体性,表达不正确的是()。

接受者需要重建作品的艺术意象。接受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期待视野”。接受者需要填补作品结构中的“空白”。接受者需要创造新的艺术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