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哲学题库>哲学与人生题库

问题:

[单选]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

人类社会的看法。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一切具体科学的总体看法。

问题:

[单选]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①生产关系 ②万有引力规律 ③政治经济学 ④法律 ⑤路线、方针、政策 ⑥阶级利益 ⑦中共中央文件 ⑧电场、磁场

①④⑦⑧。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②③⑤⑥。

问题:

[单选] 英国主教贝克莱说:“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这一观点()

认为意识的产生不依赖于客观事物。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问题:

[单选] 2000年4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贵州省某县有510个村,现在,每个村都建起一个图书室,让农民在这里学习科技知识。该县建图书室之举,从哲学上看()

符合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问题:

[单选] 1999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要应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挑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我们的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就必须高高举起邓小平理论旗帜,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就必须有正确意识的指导。邓小平理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答案。

问题:

[单选] 2000年第2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十二亿中国人民从切身的经历中深深认识到,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指引我们把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只有邓小平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人们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问题:

[单选] 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物质是具体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

问题:

[单选] 2000年第2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在实施民心工程中,一定要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提徒有虚名的大口号,不定不切实际的大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大呼隆、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防止走过场。”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问题:

[单选] 1999年4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受亚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等地区金融动荡的不利影响,1998年美国500家大公司的利润收入出现7年来的首次下阵。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问题:

[单选] 列宁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它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这表明()

部分离不开整体,但整体可以离开部分。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调整体。整体和部分是同等重要的。部分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