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 在贷前调查过程中,下列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的有()。
A、未按规定对信贷业务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或调查失实的。B、不具备主调查人资格而进行贷前调查的。C、未按审查程序进行审查并提交正式审查报告的。D、审查通过违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关规定的信贷、拆借等业务的。E、妨碍或干扰贷前调查的。
问题:
[多选] 呆账贷款核销工作中,有下列()行为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警告至记过处分。
A、对已批准核销的贷款或其他损失,未建立账销案存制度并进行追索的。B、对已核销的贷款未建立台账并进行表外登记、管理的。C、违反呆账贷款和其他损失核销申报、审查、审批程序规定,或超越呆账贷款核销审批权限,违规核销的。D、虚报、隐瞒实际情况办理呆账贷款核销,或伪造核销材料的。E、对应核销的呆账贷款隐瞒不报,长期挂账的。
问题:
[多选] 在信贷管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的,给予有关责任人警告至开除处分。
A、未按管理权限履行审批程序,逆程序操作签订合同的。B、私自销毁、隐匿、篡改、制造虚假的信贷业务资料、证明、数据或凭证的。C、擅自对借款人的借款利息实行减、免、停、缓的。D、违反利率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贷款利率,多收或少收利息的。E、擅自转移、挪用、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等保证金的。
问题:
[多选] 为避免内幕交易,以下不得作为不良贷款债权转让的受让人的企业组织和人员有()。
A、不良贷款的债务人及其高管、财务人员。B、国家公务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C、参与债权转让工作的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参与人员及其参与的中介机构。D、参与处置该不良债权的农合机构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E、与处置该不良债权无关的农合机构工作人员。
A、尽职调查。B、资产定价。C、制订转让方案。D、审查审批。E、方案的实施。
A、呆账核销理由是否合规。B、债权是否充分受偿。C、呆账数额是否准确。D、贷款责任人是否已经认定、追究。E、贷款发放人是否已经认定、追究。
问题:
[多选] 具有投资权的金融企业对外投资,可认定为呆账的条件有()。
A、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者撤销,金融企业经清算和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股权。B、被投资企业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股权。C、投资企业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的。D、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完成破产清算或者清算期超过3年以上的,金融企业无法收回的股权。E、金融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权,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超过10年,且被投资企业资不抵债的,金融企业无法收回的股权。
问题:
[多选] 农合机构在办理抵债资产接收后应根据抵债资产的类别(包括不动产、动产和权利等)、特点等决定采取()等方式。
A、上交保管。B、下方保管。C、上收保管。D、就地保管。E、委托保管。
问题:
[多选] 不良贷款责任认定中,有关责任人在风险产生前书面反映或提示重大风险信息的行为包括()。
A、向审查核准岗反映。B、向稽核部门揭发。C、向监察部门检举。D、向直接领导报告。E、向下属提出警告。
问题:
[多选] 债权转让中,审查审批的内容主要有()。
A、债权转让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转让范围和条件。B、实施债权转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C、债权转让价格及转让方式的合理性。D、操作过程的风险防范。E、申报资料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