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在“是谁之过与”中,“是”的语法分析是()。
指示代词作主语。判断词,表肯定判断。指示代词作定语。指示代词作谓语。
问题:
[单选] 在下列四句中,用作兼词(=于是)的焉字句是()。
姜氏欲之,焉辟害。万钟于我何加焉。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问题:
[单选] 下列四句中,含介词前置宾语的“孰与”句是()。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问题:
[单选] 下列各句中,“之”是动词的是()。
之二虫又何知。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负耒耜而自采之滕。寡人之于国也,可谓尽心焉耳矣。
问题:
[单选] 《论语·季民》:“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注:“萧之言肃也”,这一注释属以下训释方式中的()。
义训。声训。形训。互训。
问题:
[单选] 在“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用典。委婉。共用。分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
[单选] 在“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中,“壮”的用法是()。
形容词用作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问题:
[多选] 下列辞书,讨论虚词的专著是()。
辞源。词诠。经传释词。助字辨略。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问题:
[多选]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九月肃霜,十月涤场。若仆大质已亏缺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