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题库>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题库

问题:

[单选] 汪曾祺只在极少的作品流露出嘲讽的意味,比如,他在一篇小说的结尾处只用一句话就写出了个团长的心理:“我的女人,怎么能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这篇小说是()。

《鉴赏家》。《岁寒三友》。《陈小手》。《淖记事》。

问题:

[单选] 当朦胧诗在人们评价不一的情况下舒婷却率先得到了出版诗集的机会,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

《致橡树》。《一代人》。《鸢尾花》。《双桅船》。

问题:

[单选] 1990年王安忆在搁笔一年后重新开张的第一篇小说中,从“我”的叙述中复原出一个男人的故事:或派——发配——结婚——回城——作家——放纵。这篇小说是()。

《岗上的世纪》。《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

问题:

[多选] 批评界普遍认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出现三次高潮,在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学革命中出现的女作家主要有()等。

谢冰莹和陈衡哲。冰心和庐隐。冯沅君和凌叔华。评梅和萧红。

问题:

[多选] 1987年《顽主》引起大众的批评界的关注后,王朔一发而不可收,后来的几个中篇和长篇都可以看作是“顽主形象”的继续和延长,其中,主要有()等。

《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你不是一个俗人》。《一点正经也没有》。

问题:

[多选] 赵树理研究专家黄修已曾将赵树理的小说按题材分为“两个世界”:即“大世界”和“小世界”,其中,表现“大世界”的作品主要有有()等。

《李家的变迁》。《三里湾》。《李有才板话》。《传家宝》。

问题:

[多选] 在“文革”中大行其道的所谓“三突出”原则,是指()。

在的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沙家浜》在“样板化”的过程中,主要人物作了什么样的修改?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改后效果如何?(8分)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汪曾祺曾说:“散文化小说是抒情诗,不是史诗……”请以《受戒》为例,简要说明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点。(6分)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对赵树理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40年代后期、新世界国成立前后至“文革”、“文革”结束至今,请简要说明这三个阶段赵树理研究的主要特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