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井下各井巷、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有人的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落尘的测定、采样和分析化验工作。负责防尘水源、水质的取样,并交由有资质的部门测定水样及水压、流量分布情况的测定。负责绘制矿井防尘系统图,编制测尘报表,分析整理测尘资料和管理防尘图牌板。
严格执行班前准备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认真检查测尘仪器,做到外表清洁、附件齐全、电键或旋转按钮灵敏可靠。根据测尘地点和采样数量准备好使用仪表、工具及其附件。
滤膜准备:滤膜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然后将滤膜轻放在分析天平上进行称重,并编号,记录重量。使用粉尘采样器测尘时,在化验室里用镊子取出干净的滤膜,去除两面的衬纸,放在天平上称重及记录,然后将滤膜压入滤膜夹,使滤纸毛面朝向进气口,安装在预捕器内部,并套上防护盖备用。滤膜固定:旋开滤膜固定圈,可先用酒精棉球擦净。用镊子夹取已称过的滤膜,毛面向上平铺在锥形环上,再将固定盖套上并拧紧。检查安装的滤膜有无皱褶与露缝,如有要重新固定。将装好的滤膜固定圈收入样品盒内备用。直径75mm的滤膜(漏斗形)固定法如下:旋开滤膜固定圈;用镊子将滤膜对折两次成90°的扇形,然后张开成漏斗状,置于固定盖内,如滤膜边缘脱出时,则应重装;用圆头玻璃棒将滤膜漏斗的锥顶推向对侧,在固定圈的另一方向形成滤膜漏斗;检查安装的滤膜有无漏缝,若有应重装;将装好的滤膜固定圈放入样品盒备用。
采样地点设在回风侧,高度在人的呼吸带,一般为1.5m左右。测点选定后,将三脚架支稳,采样头正面迎向含尘气流,高度以距底板1.5m为宜。当迎向含尘气流无法避免飞溅的泥浆,砂粒等对样品造成污染时,受尘面可以侧向。根据采样点粉尘浓度大小,选用不同的滤膜采样。预估粉尘浓度小于100mg/m3时,选用直径40mm的滤膜样;粉尘浓度在100mg/m3以上时,选用直径75mm的滤膜样。取出准备好的滤膜夹,迅速装入采样头中拧紧螺盖。启动电源开关,迅速调节流量旋钮,使流量保持在20L/min时,开始计时;并随时调节流量,使其保持稳定,时间到则自动停止测定。对连续性产尘作业应在生产达到正常状态5分钟后再进行采样。对间歇性产尘作业,应在工人作业时采样。采样地点空气中有油雾时,滤膜要先进行除油。光电测尘仪采样时,每个测尘地点连续测定粉尘浓度不少于3次,并取其平均值。用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定粉尘浓度时,必须以粉尘采样器测得的浓度为准,对测定的数据要进行换算。
采样完毕拧开采样头,用镊子将滤膜夹轻轻拿出,放入原来的采样盒中,要求收尘面向上,不要摇晃振动,记录采样地点,采样盒编号及防尘状况。测尘完毕后,妥善携带,保护好测尘器具,及时上井。上井后,到粉尘化验室将采有粉尘的滤膜用镊子从采样盒中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干燥2h后放入分析天平称量,并及时做好记录,称量后再放入干燥器中干燥30min,再次称量,直至相邻两次的质量不超过0.1mg为止。根据采样前、后的滤膜重量,采样时的流量及采样持续的时间来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各样品粉尘浓度计算后,及时将采样编号,将重量、流量、时间、作业性质、有关防尘措施和采样日期等填入测尘记录本,并填好测尘点防尘状况,以便分析。测尘要详细记录日期、地点、生产工序及防尘措施等,做到准确无误。及时分析整理测尘数据和资料,提出控制粉尘的意见,每天维修和校正测尘仪器。按要求及时编制粉尘测定报表,审批后送交有关部门及领导。
采煤机落煤应选择在回风侧10~15m处。司机操作采煤机及液压司机移架的测点应选择在司机工作点。其它工序选在作业人员工作范围内。皮带转载机测点应选在转载点后5~10m处。
掘进机作业选在回风侧4~5m处。司机操作掘进机选择在司机工作点。机械装岩的测点在装岩机回风侧4~5m处。抽出式通风应选在产尘点与除尘器吸尘罩间粉尘扩散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内。其它工序选在作业人员工作范围内。打锚杆眼及打锚杆的测点在作业点回风侧5~10m处。
煤电钻打眼选在作业人员回风侧3~5m处。工作面放炮的测点在放炮后的作业点。机械装岩的测点在装岩机回风侧4~5m处。多工序作业的测点距作业点端10~15m处。其它工序选在作业人员工作范围内。打锚杆眼及打锚杆的测点在作业点回风侧5~10m处。
问题:
[多选] 炮采工作面应采取哪些防尘措施?()。
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
问题:
[判断题] “一通三防”的三防指、防治顶板、防治瓦斯、防治水。
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