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族学与文化学题库>中国文化概论题库

问题:

[填空题] 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顾炎武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这种思想到清末由()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问题:

[填空题]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首先表现出从物质文化方面接纳西学,即洋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从制度文化方面接受西学,即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才转到()上,于是掀起了狂飙突进式的“五•四运动”。

问题:

[填空题] 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天演论》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问题:

[填空题] 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师徒二人外,还有()、梁漱溟和冯友兰等人。

问题:

[填空题] 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现代化。

问题:

[单选] 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对外开放。闭关锁国。

问题:

[单选] 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陈天华的《警世钟》。陈独秀的《新青年》。

问题:

[单选]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

问题:

[单选] 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

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儒家的法家化。法家的儒家化。伦理的法制化。

问题:

[单选] 下面关于“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所有的德都是善德。与天道相悖之德称德。德有凶吉之分。合于天道之德称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