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精神正常时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被逮捕后,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问题:
[单选] 刘某(15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变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刘某的行为()。
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属于意外事件。没有因果关系。构成交通肇事罪。
问题:
[单选] 孙某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1000元的物品,盗窃价值2000元,抢夺价值30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抢夺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对孙某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涉案财物数额应为()。
抢夺5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抢夺2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抢夺2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抢夺5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
问题:
[单选] 张某赌博输了5万元钱,与李某商量能否去盗窃单位汽车卖点钱,李某告诉张某,城西加油站晚上就一个人值班,有大量现金,并提供了作案工具叫张某去抢劫,张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李某。张、李二人的行为属于()。
张某、李某均属于犯罪预备。张某不构成犯罪,李某属于犯罪预备。张某属于犯罪中止,李某属于犯罪预备。张某属于犯罪预备,李某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
问题:
[单选] 甲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乙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房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甲的行为属于()。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意外事件。
问题:
[多选] 贾某看到一辆自行车筐里有一提包,就乘人不注意时,将包顺手拿回家,发现包里有300元钱。贾某的行为属()。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盗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问题:
[多选] 甲欲杀死仇人乙,遂持枪将仇人乙挟到一僻静丛林中,在5米外对准乙的头部连开两枪,因枪法不准,未中。下列关于甲的行为表述正确的是()。
若乙害怕跪地求饶,甲看乙可怜,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放过了乙。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若乙害怕跪地求饶,甲看乙可怜,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放过了乙。事后查明,甲手枪内的子弹均为不能击发的臭弹。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若甲自幼迷信,自思两枪未中,乙必有神助,害怕继续开枪会遭到神的报应,放过了乙。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若此时,恰好一辆消防车从丛林外面鸣笛经过,甲误以为是公安局的警车,怀疑自己的罪行已被发现,慌乱中弃乙而逃。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问题:
[多选] 某菜农赶马车在公路上走,由于汽车鸣笛,马受惊狂奔,该农民采取了很多措施,结果还是轧死了两个行人。则该农民的行为不是()。
正当防卫。不可抗力。紧急避险。过失犯罪。
问题:
[多选] 甲向被害人乙的房间开枪射击,但乙已于2小时以前避开,因此未遭杀害。此案中()
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犯罪的成立只要求甲对犯罪事实有所认识。甲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成立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问题:
[多选] 甲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乙,某日,趁乙生病之时,甲煮好一碗面条给乙后离开。乙怀疑面条有毒,而将该面条给前来玩耍的邻居小孩丙食用,丙食后2小时死亡。本案中()
甲有杀丙之间接故意。对乙而言,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乙有杀丙之间接故意。对丙而言,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