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图2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海南省。贵州省。广东省。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某天的下午1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23°N,100°E。23°N,120°E。24°N,100°E。24°N,120°E。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K34-1)关于该区域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北高南低。山高谷深。坦荡无垠。山河相间。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K34-1)图示区域内河流()
A.甲河较乙河落差大。乙、丙两河均由东北流向西南。甲河较丙河流程长。甲、乙两河间距26°N上较28°N上大。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K34-1)关于图示地区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示地区西北部土地荒漠化严重。图示地区西南部面临河源湿地萎缩威胁。图示地区东南部水土流失严重。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凌汛。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学生2014年暑期前往图K34-3所示区域旅游考察图中河流①②③依次是()
A.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澜沧江、金沙江、怒江。黄河、金沙江、澜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学生2014年暑期前往图K34-3所示区域旅游考察照片中的景观分布在P地河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候干热。纬度较低,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不包含港、澳、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状况如下表所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A.西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中,31~40岁比重最大。20岁及以下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中部地区最大。41~50岁的农业从业人数,东部地区最多。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东部地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