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历史题库>历史常识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A、黄浦军校。B、北伐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问题:

[单选]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

问题:

[单选] 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问题:

[单选] 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问题:

[单选]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

问题:

[单选] 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问题:

[单选] 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D、修建了京张铁路。

问题:

[单选] 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②③。

问题:

[单选] 文章《范进中举》选自()

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三国演义》。D、《世说新语》。

问题:

[单选] “落花时节又逢君”是谁所作()

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