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司法卷二题库>刑法题库

问题:

[单选] 甲是某县工商局长,在知道该单位的会计揭发其受贿行为之后,非常愤怒,作出让该会计下岗的决定,致使该会计精神失常,甲的行为构成()。

报复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滥用职权罪。

问题:

[单选] 陈美丽与张兰英两家东西相邻,2003年7月中旬,两人因琐事多次发生口角并相互谩骂,陈美丽遂怀恨在心,决意报复。2003月20日晚10时许,陈美丽从药店买来一支注射器,再从家中的甲胺磷农药瓶中抽取了一筒甲胺磷农药后,偷偷到张兰英家门前黄瓜棚处,将农药打入瓜藤上所结的黄瓜中。次日晚,张兰英食用了被注射有甲胺磷农药的黄瓜后,出现上吐下泻等中毒症状,被送往医院抢救后,医院对此诊断不当,而仅以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救治,张兰英因抢救无效于次日早晨死亡。对陈美丽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陈美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陈美丽构成故意杀人罪。陈美丽的行为与张兰英的死亡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陈美丽的行为与张兰英的死亡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问题:

[单选] 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致3人死亡,负事故次要责任的。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致1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造成财产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问题:

[多选] 下列不构成正当防卫的是()

甲与乙有仇,某日甲见乙手持匕首朝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朝乙砸去,致其重伤,后来发现乙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某日,的士司机甲被劫匪乙在车上劫去1000元,待劫匪下车离开后,甲开车追劫匪乙,并将其撞死。某日,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遇到仇人乙,甲唆使狗去咬乙,乙边抵挡边冲到甲面前,捡起石头将其头部砸伤,甲慌忙逃走。甲乙两人在饭馆吵架,后来经别人劝开,乙突然一刀刺向甲,造成重伤。

问题:

[多选] 王某不识字,在女儿家暂住,见女婿从床底下取出一瓶酒来喝,王某问该酒可以治疗什么病,女婿说“可以治腰痛”,王某喝后将药瓶放回原处。过了两天,王某的亲戚赵某来就热情招待,到房间从床底摸出一个瓶子(此药同药酒颜色一致,实为农药)。倒碗内端给赵某喝,赵喝后不久即中毒身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王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王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王某的行为与赵某死亡间不存在刑法上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与赵某死亡间存在刑法上因果关系。

问题:

[单选] 甲某为招揽顾客,购得罂粟壳6.5公斤,连续一个多月将罂粟壳混入其他佐料一起烧制烤鸭,在其开设的烤鸭店内出售。累计使用罂粟壳约1公斤,出售带毒烤鸭5000余只。甲某的行为()

不构成犯罪。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构成非法经营罪。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

问题:

[多选] 下列不构成犯罪的是()

甲司机开车时,突然心脏病发作,方向盘失去控制,车子冲到路边,撞死一路人。乙女欲杀死丈夫,于是找到一张丈夫的照片,在照片的背面写上生辰八字,然后将其烧毁,欲借助神力将丈夫杀死。丙在16周岁生日那天偷了价值2万元的钻戒送给女朋友。警察丁与一朋友开玩笑,拿起枪瞄准他的朋友,不料枪里真的有子弹,结果丁的朋友被当场打死。

问题:

[单选] 甲某利用假的“公安工作证”,身着仿制的警服,冒充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借口发廊搞色情按摩,以审讯的名义将发廊的服务小姐带入旅馆,要求其承认卖淫事实,否则就要尝尝苦头,要么就要对他也服务一下,先后对4名服务小姐实施强奸行为,并以罚款的名义要求发廊老板交5000元罚款才能放人,先后共骗得发廊老板交付的人民币20000余元。甲某的行为()

强奸罪和招摇撞骗罪,数罪并罚。强奸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强奸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招摇撞骗罪,从重处罚。

问题:

[单选] 甲、乙、丙三人酒后无聊,看电视时发现本市工人体育场正在举行足球比赛,现场观众较多,便想出点名堂,搞搞玩头,其先后给电视台、110报警中心等多家单位打电话,宣称在工人体育场安放了一枚定时炸弹,一个小时后即将爆炸,公安机关接到报警电话后,急忙组织人员对现场观众进行疏散,电视台也将此消息现场转播,引起现场的观众极大恐慌,纷纷逃离体育场,秩序大乱,疏散中造成多名观众被挤伤,场内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球赛也被迫中断,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甲、乙、丙的行为构成()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问题:

[单选] 某县政府副县长甲某因作风问题被下属乙某揭发,受到党纪处分,于是对乙某怀恨在心,意图报复。2004年6月,甲某在乙某的住宅小区大量张贴写有乙某嫖娼的小字报,在群众中产生恶劣影响,乙妻于是与乙某离婚,乙某受不了风言风语,服毒自杀后被抢救过来。同年12月,甲某又向公安机关举报,捏造乙某在外嫖宿幼妓,结果乙某被公安机关逮捕,后无罪释放。则甲某的行为构成()

报复陷害罪。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数罪并罚。诬告陷害罪。侮辱罪和诬告陷害罪,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