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学题库>中国法律思想史题库

问题:

[单选] “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是()提出的。

墨翟。黄宗羲。老子。柳宗元。

问题:

[单选] 黄宗羲指出,立法必须体现()。

天意。民意。“以天下为主”。神意。

问题:

[单选] 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贫富不均。天。地。农。

问题:

[单选] “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的作者是()。

龚自珍。魏源。林则徐。黄宗羲。

问题:

[单选] 龚自珍提出()观点,作为“更法改图”的根据。

历史发展。三不足。事无不变。趋时更新。

问题:

[单选]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提出的。

魏源。林则徐。龚自珍。张之洞。

问题:

[多选] 法家提出的执法主张是()。

明法。任法。壹法。从法。

问题:

[多选] 法家针对“礼治”中的“人治”,提出()。

任法而不任贤。治国的关键是法。贤君无好法就治理不好国家。庸君有好法就能治理好国家。

问题:

[多选] 慎到重势思想表现在()。

君主立法,“民一于法”。“权重位尊”才能“令行禁止”。“大君任法而弗躬”。“权重位尊”的君主“不得背法而专制”。

问题:

[多选] 儒家和法家的法令思想区别在()。

儒家主张“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法家主张“厚商重罚”、“以刑去刑”。儒家认为“有治人,无治法”,法家认为“法者,国之权衡”。儒家提出“法先王,顺人情”,法家提出“不法古,不修今”。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法家强调“尚法而不尚贤,不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