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学题库>简明中国古代史题库

问题:

[单选] 观察图,图上标有①、②、③、④四个地点。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周公在②地辅政,“制礼作乐”。北魏孝文帝从③地迁都到②地。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别在①地和④地。元朝的③地及周围地区被称为“腹里&rdquo。

问题:

[单选] 史学家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词称赞他:“考释殷书开盛业”。“盛业”是指()

通过考古证实炎黄传说。通过甲骨文考实商史。通过甲骨文考实夏史。提出“存而不补”方法。

问题:

[单选] “从公元25年到公元140年之间,汉代的人口从5900万减少到4800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农民起义导致人口减少。豪强势力,隐匿人口。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问题:

[单选]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可能最适合()

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远古传说时期的中国。秦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问题:

[单选] 在13世纪前期到15世纪前期的两百年内,欧亚大陆上中国与欧洲的直接联系被打通,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蒙古帝国的建立。奥斯曼帝国的建立。新航路的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问题:

[单选] 中国古代文化在两汉时期是与草原文化的融合,在魏晋唐宋时期主要是与南亚文化的交流。15—16世纪面对的是欧洲文化,这些文化包括() ①基督教神学 ②自然科学 ③人文学术 ④民主科学

①②③。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④。

问题:

[单选] 康熙帝通过南怀仁致信西方耶稣会士:“凡擅长天文学、光学、静力学、动力学等物质科学之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此信说明:()

康熙对西洋科技有着相当热情。鼓励士大夫与传教士全面交流。鼓励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认为西洋军器是护卫王朝之需。

问题:

[单选] 以下的史学研究方法描述中,最不能体现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是()

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故籍补证。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书辨证。藉残余断片,窥测其全部结构。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参证。

问题:

[单选]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秦朝()。

横征暴敛。宫廷争斗。沿用旧制。滥发民徭。

问题:

[单选] “夏禹有德才能铸九鼎,桀无德而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上述文字反映的观点源自()

儒家学说。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礼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