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库>第五章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题库

问题:

[判断题] 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其违法主体是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

正确。错误。

问题:

[判断题] 统计行政机关除对本机关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有关人员可以依法直接给予行政处分外,对其他行政领导和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能直接给予行政处分。()

正确。错误。

问题:

[判断题]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行为,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错误。

问题:

[判断题] 在统计执法实践中,通报批评并不是统计法规定的一种统计法律形式。()

正确。错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2013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日,在2月8目,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此后,该公司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2月12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2月15日前上报。该公司仍未按时上报。2月16日,区统计局向该公司送达《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其在2月18日前答复2013年度财务统计报表数据。该公司2月17日按要求补报了2013年财务统计报表。区统计局共催报的次数为()。

A.1次。2次。3次。4次。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2013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日,在2月8目,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此后,该公司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2月12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2月15日前上报。该公司仍未按时上报。2月16日,区统计局向该公司送达《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其在2月18日前答复2013年度财务统计报表数据。该公司2月17日按要求补报了2013年财务统计报表。对该公司的统计违法行为,区统计局不可以作出()。

A.警告。通报。批评教育。罚款。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2013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日,在2月8目,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此后,该公司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2月12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2月15日前上报。该公司仍未按时上报。2月16日,区统计局向该公司送达《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其在2月18日前答复2013年度财务统计报表数据。该公司2月17日按要求补报了2013年财务统计报表。某公司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包括()。

A.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12年工业总产值6.12亿元和2013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1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企业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和处分。请回答: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的处罚或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包括()。

A.通报。批评教育。罚款。建议有关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处分。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12年工业总产值6.12亿元和2013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1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企业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和处分。请回答:在此案例中该企业和主要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不包括()。

A.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拒绝、阻碍统计检查。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12年工业总产值6.12亿元和2013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1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企业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和处分。请回答: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的处分为()。

A.罚款。免职。调离原工作岗位。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