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岩土工程专业知识题库>第七章地震工程题库

问题:

[多选]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问题:

[多选] 下述对抗震设防目标的理解中()是正确的。()

在建筑使用寿命期限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要求建筑具有不同的抵抗地震的能力。如要求建筑物遭受罕遇地震时不受损坏是不经济的,可允许其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但不应使结构倒塌,这是考虑尽量减小人员的伤亡。较小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大,遭遇这种多遇地震时,要求结构不受损坏。抗震设防的目标是经过抗震设计使得建筑物在地震时不破坏,人员不伤亡。

问题:

[多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是指()。

设防目标的三水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需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弹性变形及弹塑性变形。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以抗震措施来加以保证。为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问题:

[多选] 下述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小震"和"大震"的理解中()是正确的。()

小震烈度即为众值烈度,是发生概率最大的地震,即烈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一般而言,基本烈度为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众值烈度(小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大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2%~3%。一般而言,基本烈度比众值烈度高1.55度,而大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左右。如基本烈度为6度,大震烈度约为8度。

问题:

[多选] 下述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是正确的。()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只对建筑结构进行原则性整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而无须进行数值设计。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抗震概念设计虽然重要,但必须在数值设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掌握抗震概念设计是明确抗震设计思想,灵活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的原则,不陷于盲目的计算工作,比较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

问题:

[多选] 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对地基和基础的设计应符合下述()原则。()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同一性质的地基上不宜采用不同的结构类型。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问题:

[多选] 场地土的刚性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震害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表征场地土的刚性时不采用()。

承载力。压缩模量。剪切模量。剪切波速度。

问题:

[多选] 下述对场地的卓越周期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场地的卓越周期一般等于地震波穿过覆盖层所用时间的2倍。不同场地的卓越周期不同是因为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及波速不同的缘故。卓越周期一般在0.1s至数秒之间变化。当建筑物的自震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同或相近时,可发生类共振现象,建筑物的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问题:

[多选] 下述()常作为描写强震地面运动特征的物理量。()

最大振幅。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主要周期。

问题:

[多选] 验算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时,下述是()是正确的。()

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荷载值应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地基承载力应采用调整后的抗震承载力。地基抗震承载力的提高系数与基础类型有关。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