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岩土工程专业知识题库>第七章地震工程题库

问题:

[单选] 某水工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设计烈度为9度,建筑物结构自振周期为2s,设计反映谱代表值与反映谱最大值代表值的比值为()。

0.22。0.20。0.18。0.15。

问题:

[单选] 某水工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5s,场地特征周期宜为()。

0.30s。0.40s。0.45s。0.65s。

问题:

[单选] 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中土层的粒度成分如下表所示,该土层的液化初判结果为()。

液化。不液化。处于临界状态。不能判定。

问题:

[单选] 采用标准贯入锤击数法对水工建筑物场地土的液化性进行复判时,应采用()。

实测锤击数。工程正常运行时,标准贯入点在当时地面和水位下的锤击数。经深度修正后的锤击数。按上覆土层总压力修正后的锤击数。

问题:

[单选] 当水工建筑物场地由下列()土层组成时,可判定为无液化可能性。()

砾类土。砂类土及粉土。少黏性土。重黏土。

问题:

[单选] 地震波中纵波的特点是()。

周期短、振幅小。周期长、振幅小。周期短、振幅大。周期长、振幅大。

问题:

[单选] 破坏性地震是指震级M为()的地震。()

>4级。>5级。>6级。>7级。

问题:

[单选] 一般情况下,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取50年内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

2%。3%。10%。63%。

问题:

[单选] 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目标是在遭遇基本烈度地震(中震)时,建筑结构将处于()。

建筑结构可视为弹性体系。建筑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不发生倒塌。建筑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筑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的损坏应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

问题:

[单选]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