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岩土工程专业知识题库>第三章深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桩基设计确定桩数和布桩时,下述()是正确的。()

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抗力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采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A+B。

问题:

[单选]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的()。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短期效应组合。短期效应组合考虑长期荷载影响。作用效应基本组合。

问题:

[单选] 对于软土地区的桩基,下述()不正确。()

甲级建筑桩基不宜采用桩端置于软弱土层上的摩擦桩。对欠固结土、场地填土、大面积堆载场地应考虑负摩阻力的影响。采用挤土桩时,应考虑挤土效应对临近桩基或地下管线的影响。高灵敏度厚层淤泥场地中宜采用密集沉管灌注桩。

问题:

[单选] 设计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时,下述()不正确。()

桩基应穿透湿陷性土层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宜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对非自重湿陷性场地上乙级桩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宜以浸水载荷试验为主要依据。计算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时,应适当考虑负摩阻力影响。

问题:

[单选] 设计季节性冻土及膨胀性土地基上的桩基时,下述()不正确()

桩基进入冻深线或大气影响急剧层以下的深度,最小不应小于1.5m。为减小或消除冻胀或膨胀对桩基的作用,宜采用挖孔(钻孔)灌注桩。确定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对冻胀力及膨胀范围内的桩侧阻力应适当折减后计算。在冻胀或膨胀深度范围内,应沿桩周及承台作隔冻隔胀处理。

问题:

[单选] 下述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中,()不正确。()

桩进入液化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当液化土层下为坚硬黏土时,桩进入黏土层中的长度不宜小于1.5m。当地震可能引起土层滑移时,应考虑滑移土体对桩产生的水平力。当承台周围的土承载力小于40kPa的软土时,如果桩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可将承台外的土进行加固。

问题:

[单选] 对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下述设计原则中()不正确。()

对于填土场地应先填土、后成桩。对大面积堆载场地,应采取预压措施。对中性点以上的桩身进行处理,力求减少摩擦力。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加大桩长,使桩端置于非湿陷性土层内。

问题:

[单选] 对按构造配筋的桩,其构造配筋要求中,( )不正确。()

['甲级建筑桩基桩顶与承台连接的钢筋主筋不应小于10根,直径为12~14。混凝土桩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不应低于35倍主筋直径。大直径灌注桩采用一柱一桩时,可将柱与桩直接连接。中等直径桩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问题:

[单选] 当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桩时,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35mm。40mm。50mm。70mm。

问题:

[单选] 确定扩底灌注桩扩底端尺寸时,下述()不正确。()

当持力层承载力低于桩身混凝土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扩底。钻孔桩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的比D/d一般宜为3。扩底端侧面斜率一般取1/4~1/2。扩底端弧形底面的矢高一般取(0.1~0.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