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者男,78岁,缺失,余留牙无明显松动,口底深度大于8mm,无较大的骨突,缺牙区牙槽嵴吸收,牙槽嵴呈垂直型,不正确的说法是()。
下颌为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可设计舌杆。可设计连续舌杆。舌杆与黏膜应平行接触。应设计舌板。
问题:
[单选,A2型题] 某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休息时义齿稳固,但说话及张口时易脱位,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基托边缘过短。基托边缘过长。系带区基托未缓冲。人工牙排列位置不当。基托磨光面外形不好。
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者女,70岁。全口义齿修复,戴牙3周后诉咀嚼无力。检查:患者鼻唇沟加深,咬合关系良好,后牙解剖形态良好,可能的原因是()。
牙槽嵴吸收过多。牙槽嵴吸收过少。垂直距离过高。垂直距离过低。上、下颌弓关系异常。
问题:
[单选,A2型题] 某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4周复诊,自感咀嚼无力,面部酸痛,说话含糊不清,常需取下休息。其原因可能是()。
颌位关系不对。患者不会咬合。关节病变。垂直距离过低。垂直距离过高。
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者男,56岁。牙槽嵴丰满,初戴全口义齿时,发现正中咬合接触点较少。调磨时应磨的部位是()。
有早接触的下舌尖。有早接触的上颊尖。有早接触的支持尖。与有早接触的支持尖相对应的中央凹。与有早接触的支持尖相对应的牙尖。
问题:
[单选,A2型题] 下列哪项因素不会造成患者咬颊、咬舌()。
缺失时间过长,舌体变大。两颊部向内凹陷。垂直距离过高。后牙覆盖过小。上颌结节与磨牙后垫部位的基托间间隙过小。
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说话及张口时义齿不脱落而咀嚼时脱落,分析原因下列哪项除外()。
['上后牙排列过于颊侧。上、下第二磨牙有早接触点。侧方

不平衡。基托边缘过长。下颌

平面过高。
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者女,65岁,全口义齿初戴时,感觉就位时疼痛,戴入后缓解。原因是()。
义齿基托边缘过长。组织面有瘤子。垂直距离过高。有唇颊侧倒凹。基托组织面缓冲不够。
问题:
[单选,A2型题] 全口义齿初戴时,用双手交替加压检查,发现上颌义齿左右翘动,最常见原因是()。
义齿边缘过短。牙槽嵴顶有小瘤子。系带附丽接近牙槽嵴顶。牙槽嵴唇颊侧有倒凹。腭部硬区相应基托组织面未缓冲。
问题:
[单选,A2型题] 某患者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下颌义齿翘动,说明有支点存在,支点位置通常在()。
下颌隆突。磨牙后垫。唇系带。牙槽嵴顶。舌系带。